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视界快报 > 正文

重庆开州:“姐娘”朱邦琼

细心照顾弟弟1932356101779131

细心照顾弟弟

有一首歌这样唱道:“你是我的眼,带我领略四季的变换,你是我的眼,带我穿越拥挤的人潮……”有这样一位姐姐,被她的弟弟这样唱道:“你是我的手,帮我解决生活的困难,你是我的脚,带我欣赏新城的风光……”

家住开州区汉丰街道金州社区春天花园小区的朱邦琼,今年67岁,自从父亲去世后,她就接过照顾弟弟的重任。30多年来,她为一级残疾的弟弟当“特护”,从吃饭穿衣、刷牙理发到抱上抱下翻身清洗,她成了弟弟的“左右手”,始终不离不弃,精心照顾,她用自己柔弱的身躯撑起了弟弟的一片蓝天。 

和弟弟一室“同寝”

在金州社区干部的陪同下,记者来到春天花园朱邦琼的住处。房间不大,干净整洁,物品摆放有序,窗台上花儿盛开,细微之处,显示着主人的勤快,对生活的热爱。

“你看嘛,我才帮他导完便,用了将近一个小时。”朱邦琼额头上还冒着汗,后背的绿色T恤露出汗水浸湿的印迹。

房间靠窗的一角,放着一个小床。一位皮肤白皙,面容消瘦的老人躺在床上,床头垫着好几个靠垫,两条纤细变形的腿下,也垫着好几个软垫。

老人叫朱邦节,今年64岁。在他才半岁的时候,因为一次摔伤,脊柱严重受损,从此再也没有站起来过,这位一辈子卧床不起的一级残疾的瘫痪病人就是朱邦琼的弟弟,仅比姐姐小3岁。

“要不是我姐姐,我不晓得投了好几次胎了。”朱邦节说。

朱邦琼是破产企业退休职工。1990年,她的父亲脑溢血去世,1991年大哥又意外病故,母亲1987年患上了胃蠕动失调。一边是卧床不起的母亲,一边是瘫痪在床的弟弟,朱邦琼从此就成了家里的“顶梁柱”。

“我母亲2012年92岁时去世,我照顾了她25年。”朱邦琼伸出左手,她的无名指已经明显变形,指关节骨头粗大,结了疤,“这是长期用大空针给母亲导便留下的痕迹。现在每天依然要给弟弟导便。”

瘫痪病人长期不运动,饮食不易消化,最容易便秘。导便成了朱邦琼每天的“必修课”。朱邦节不能翻身,不能拿东西,想随便动动脚,也要他人帮忙完成,唯一能动的就是头部的轻微转动。

为了方便夜间照顾弟弟,朱邦琼把床安放在弟弟的房间,姐弟俩同睡一室,已经十多年了。“每天晚上,只要他有响动,我就会醒,一晚上起码要起来五六次,翻身、喂开水、接尿。”朱邦琼说,多年来,她完全已经习惯了。 

把弟弟当“儿子”

朱邦琼身材消瘦,走路快如风,周围的邻居都说,她整天都是风风火火的,很少看见她悠闲地在院坝里闲耍过。

“我一天忙都忙不出来,哪里耍得成。”朱邦琼说的是大实话。她每天一大早出门买菜,最多不超过1小时,必须急忙赶回家。

“姐姐,我睡痛了。”“姐姐,我要喝水。”“姐姐,我饿了。”……弟弟好像不到一岁的大孩子,随时需要姐姐帮忙。多年来,朱邦琼一直习惯叫弟弟小名“节儿”。

2017年,是朱邦琼最难的一年。深爱她的丈夫敬立伟查出癌症晚期,在重庆新桥医院需要马上化疗治疗。朱邦琼心急如焚,一边是离不开人的弟弟,一边是急需有人照顾的丈夫。

“当时想请人照顾节儿,一是不放心,二是工资高,付不起。”朱邦琼一个主意冒出来:把节儿带到一路。于是,她找来朋友,用私家车,装了满满一车的用品,硬是把弟弟从开州带到重庆,并临时租了一个房子,一边照顾丈夫,一边照顾弟弟。

“那还是节儿第一次出开州,走得最远的一次。”朱邦琼说,那次节儿还很开心,第一次坐高速,第一次穿隧洞,满眼都是新奇的感觉。

去年4月,朱邦琼的丈夫去世,剩下两兄妹相依为命。

“我老公对节儿也很好,经常教他认字,教他唱歌,他能唱的几首歌,都是老敬教的。”说到这里,朱邦琼声音哽咽起来。

采访中,朱邦琼一口一个“节儿”,喊着六旬弟弟的小名,在她心里,弟弟永远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

带着弟弟外出散心

带着弟弟外出散心

遇到天气好的时候,朱邦琼总是不厌其烦,带着弟弟去游开州举子园、调节坝、汉丰湖,虽然每次出门都是一项“大工程”,要用绑带把弟弟的手、脚、身子一一绑好,头部还要用固定器,免得他耷拉着脑袋……

在姐弟俩逛新城的照片中,轮椅上插着的两面小红旗格外醒目,姐弟俩都是一副开心快活的神情。

“姐姐照顾弟弟,确实太精心了。我从来没看到躺了60多年的瘫痪病人,身上连一个褥疮都没有。”朱邦节的家庭签约医生朱宏蔚是他家“常客”,说起朱邦琼,打心眼里佩服。

“我弟弟这辈子虽然很不幸,但他又是幸运的,感谢党的好政策!”朱邦琼说,“弟弟每月享受特困老人生活补贴754元,失能补助200元,基本生活不成问题。社区志愿者也经常上门来帮忙,各级关心都不少。”

“看嘛,这些轮椅都是区残联赠送的!”朱邦琼说起这些如数家珍,脸上满是感激。 

弟弟的“姐娘”

在朱邦琼的家里,为弟弟准备的各种“道具”不少:理发的围裙、剪刀、手动电动剃须刀、各种一次性输液器、导便器、小便器、洗澡用的固定架……就连床上的各种靠垫,都是朱邦琼巧手缝制。

多年来,朱邦琼自学了好多护理病人的技能:理发、刮胡子、打针输液、导便,做得得心应手。

随着年纪越来越大,朱邦琼将弟弟抱进抱出非常吃力,给弟弟洗澡擦身,大冬天都要累出一身汗。

每天,朱邦琼要给弟弟做爱心营养餐,每天保证6顿,少吃多餐,小米粥、骨头汤菜粥、牛奶、水果汁等轮流上。

朱邦琼的退休工资不到3000元,她缩衣节食,连新衣服都舍不得买,总是把节约出来的钱花在弟弟身上。

“像朱姐这样的姐姐,世上真的找不出几个。”社区工作人员王爱华说,“朱邦琼对弟弟,完全就像娘对儿,周到细致,无怨无悔,尽心尽力,外人看了,无比感动!”

“朱大姐也是快70岁的人了,还有冠心病,支气管哮喘,但她在弟弟面前,就像一个‘不倒翁’。”邻居彭德莲说起朱邦琼赞不绝口,她说,这样讲姊妹情分的人太少了。

“姐姐,你对我这样好,我只有下辈子来报答你!”朱邦节眼含着泪花说。

朱邦节的话,让现场的每一个人都潸然泪下。

记者手记

采访朱邦琼的时候,记者的双眼一直饱含着热泪。悠悠岁月30多载,历经春夏秋冬,四季更迭,一个平凡普通的妇女,从父亲手中接过照顾弟弟的担子,她无怨无悔,含辛茹苦,给予瘫痪弟弟母爱般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温暖,用一颗善良而美丽的心灵传承着中华民族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30多年的坚守奉献,30多年的艰辛付出,让每一个人为之动容、感动不已。

(作者:向萍)   

(作者单位:开州区融媒体中心)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