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视界快报 > 正文

全国最美志愿者陈敏:我要帮助更多人过上幸福生活

她因为意外失去右手,曾经感到自己的天都塌了,但在家人和朋友的关怀下逐渐走出阴霾,看到曙光;她用自己残缺的右手和无限的关爱为山区孩子编织围巾送去温暖,成为“冬日针爱”最暖的一道光;她,是重庆市九龙坡区黄桷坪街道唐家湾社区的一名黄桷义工,一位优秀的巾帼志愿者,更是一名自立自强的残疾人,她叫陈敏,今年56岁。

上个月,由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等18个部委、单位联合对2019年度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暨百名疫情防控最美志愿者评选中,陈敏获评全国“最美志愿者”。

人生的路有很多种选择,陈敏很感慨,她庆幸当时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如今,我才能成为温暖别人的那个人。”

1

陈敏在制作绢花。黄桷坪街道供图

编织让她重获“新生”

“有两年多时间,我不愿意走出家门,更不愿意见人。”陈敏回忆道。

二十多年前,陈敏经营着一家餐馆,一家三口过着平凡但幸福的生活。但突如其来的意外事故,夺走了她的右手,幸福的家庭一度被推向绝望的边缘,陈敏的老公成了家中唯一的经济来源,每月几百块钱的工资不仅要维持家庭日常开销,还要支出医疗费,这让要强的陈敏心理和生理上都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对她来说,未来这样的路,似乎遥遥无期。

不幸中的万幸,手臂术后恢复良好,外加丈夫的悉心照顾,陈敏逐渐从痛苦中走出来。“我不想成为家人和社会的负担。”她决定找份工作,开启新的生活。

在社区帮助下,陈敏迈出了新生的第一步——当楼栋长收垃圾费。这是一份没有收入的工作,但好处是可以认识人,让自己变得开朗一些。一户一户地敲门,一家一家地认识,从最初彼此只是点个头,到后来家里的大小事儿都要和陈敏说上几句,她的圈子从家里开始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一次,陈敏看到一位残疾人,同样失去了右手,却能灵巧地编织各种毛衣和围巾。陈敏和对方交谈后了解到,织一件毛衣能有几十块钱的收入,“忙起来了,也许就没心思想东想西了。”陈敏决定也学编织。

最初,截肢后的右臂很不灵活,不能像别人那样轻巧地绕线,棒针挨着截肢的端口会痛得汗水直流。慢慢地,她开始掌握了编织的技巧,利用小手臂和身体的力量控制棒针,巧妙地解决了棒针不受控的难题。

终于,一条像样的围巾在她的手里编织成功。自那以后,毛衣、裤子都成为她编织的对象。“当时织一件套头毛衣30元、一件开衫毛衣50元,我怎么也没想到,受伤后,还能以这样的方式为家里挣钱、减轻负担。”陈敏说,之后,她还学会了做绢花,这种薄如蝉翼的绢花除了具有观赏价值,也不愁销路。

免费向残疾人传授技术

在社区工作的经历,让陈敏发现,原来社区里有不少和她一样的残疾人,大多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心态低迷,“我走出来了,还要帮助他们也走出来,过上幸福生活。”

2

陈敏(左一)教社区居民做绢花。黄桷坪街道供图

于是,陈敏决定免费向残疾人传授绢花的编织技术。然而,刚开始的教学成果并不尽如人意,陈敏深感势单力薄,于是又联系社区志愿者老师多次进行指导,举办多期培训班,壮大的教学队伍终于免费培养出了一批技艺成熟的学员。她又积极争取街道和九龙坡区残联的支持,开办“陈敏手工坊”,专门制作出售手工绢花作品,得到了大家的喜爱。

记者在位于唐家湾街道的“陈敏手工坊”看到,琳琅满目的绢花摆满了屋子,可以假乱真的红桔、橘黄色的凌霄花、粉色的月季花、具有使用价值的串珠做的纸巾盒······看上去特别漂亮。

“我们不但主动去发动他们学,凡是有意愿来学的,我们也都欢迎。”抱着这样开放的态度,陈敏的工作室名气越来越响。

邻居万大嫂特别感谢陈敏,她告诉记者,是陈敏帮助她走出了人生中的低谷,“陈敏让我们知道,即使遭遇不幸,我们同样可以用一双巧手,创造美好生活。”

为留守儿童“编织”温暖

“有困难找黄桷义工,有时间当黄桷义工。”这是黄桷坪街道居民经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是陈敏挂在嘴边的话,在困难的时候是黄桷义工帮助了陈敏,陈敏一直心存感激,主动要求加入黄桷义工协会成为了一名志愿者,负责小区的环境卫生,铲“牛皮癣”,照顾社区老人······陈敏不断拓宽自己的公益道路。

3

陈敏做义工。黄桷坪街道供图

2013年,黄桷义工协会承办了全市“冬日针爱”公益行动,为凝冻山区儿童编织手套、围巾等御寒物品,作为一名黄桷义工协会的志愿者,陈敏主动认领编织任务,不仅自己加班加点编织毛衣、手套,还动员身边的大妈大婶一同参与。

起针、编织、收针,在左手的配合下,针线上下翻飞,动作精巧娴熟,为了满足山区孩子的期待,陈敏每晚在家专心编织,常常不知不觉已经是凌晨,一个普通人很难做到的事情,她却做到了。

从那以后,她每年都会积极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有时甚至会和工作人员千里迢迢奔赴偏远山区,在寒冬中把毛衣和围巾亲手送到孩子们的手里······至今,她已连续7年参加义务编织活动,编织围巾帽子百余套。

继续帮助有需要的居民

如今,在黄桷坪涂鸦街中心位置的“小火车”创业店铺,街道为陈敏提供了一个公益创作平台,每周陈敏都会来这里进行针线艺术创作,也在这小小的隔间店铺无偿展示大家的手工艺品。

由于九龙半岛整体升级打造,“小火车”可能会被拆除,但陈敏已经为自己和众多编织者们做好了未来打算,唐家湾社区学校将会为陈敏和编织者们提供一个免费的平台。

陈敏的妹妹在一家酒店做管理人员,几年前,妹妹将陈敏手工钩的一个斜挎包送给香港的客商,并告知这是自己残疾姐姐亲手钩织的后,对方对这个包格外珍惜。很多年过去了,去年底,这位客商再来重庆时,还特地把包垮在身上,“这样的无价之宝,我要用一辈子去爱惜。”得到陌生人的认可,更坚定了陈敏做下去的决心。

目前,陈敏每月能拿到2000多元的退休金,虽然吃穿不愁,但她始终热衷于社区志愿服务,照顾家庭之余,还继续享受编织带来的快乐,同时也将这份快乐分享给更多需要培育一技之长、想要给自己生活添光增彩的居民。“退休了空闲时间也有,我想能多教一些居民学会一门手艺,这样也可以丰富大家的生活。”陈敏说。

在种种荣誉和志愿服务经历面前,陈敏反而更加平静:“我很平凡,做的事也微小,我只是简单地想用自己的力量温暖他人,潜移默化地感染身边人,用轻柔的绒线传递温暖、诠释善良。”

作者:曾建渝 张草

(作者单位:九龙坡区融媒体中心)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