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视界快报 > 正文

“双晒”面孔 | 南山植物园党委书记时坚:静守一片芬芳 晒来一山花开

美丽优雅的时坚,在重庆南山植物园已工作近10年,没想到儿时梦寐以求的南山腊梅和盘景杜鹃,年少时跟随父亲攀登走过的黄葛古道和清水溪老街,印象中蜿蜒崎岖的南山步道等,如今都成为她工作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图片1

作为重庆南山植物园管理者,她日常奔波于南山上下,奔忙在园内树下花间。这些年来,与同事们一道精心策划,深入挖掘园区内涵,举办了多届茶花展、梅花艺术节、樱花节等大型花展,陆续开展了各类园林科普教育、知识讲座、环境保护等丰富文化活动。一点一滴地改变,一点一滴情感的注入,使得重庆南山植物园有了更多历史记忆和情感。

图片2

工作在承载着城市自然、历史、文化、精神等诸多内涵于一体的重庆名片——南山之上。每时每刻,时坚都以自己的方式,晒南山、晒重庆。十年时光,静守南山,每当漫山花开,温柔了一城岁月,美时美刻。

 

图片3

谈代代人记忆

晒出“花好月圆”的美好心愿

“能进入重庆南山植物园工作,无论顺境还是逆境,这近10年来,我感受很深,我愈加热爱这里的一草一木。刚来工作时,重庆南山植物园所划分的专类园区并不多,主要以公园形式,为游客提供游览和休闲元素。近些年,伴随城市迅速发展,重庆南山植物园发生很大变化,无论从科研人才引进,还是面向大众普及植物知识方面,以及挖掘园区人文历史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时坚说,这是一个逐渐完善和查漏补缺的过程,也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非常不容易。

图片4

这些年来,她送走了一批又一批老护园人,站完最后一班岗,大家回看以往的工作经历,很是眷恋。而今,无论从管护还是到科研,团队总体年龄趋于年轻化、专业化,一切朝蓬勃向上的方向发展。

一代代的重庆人,一如既往带着亲朋好友,三五成群,每年节假日不定时涌向这里。从最初的观赏,到拍照留念,再到如今的视频现场直播。住在山城的人们依然爱花,恋木,孩子们在这里雀跃、成长,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人们的生活方式虽然不断发生变化,但追求生态文明的精神仍然代代相传。

图片5

“重庆是座包容性强的城市,重庆南山植物园逐渐成为一处山城缩影。园内多姿多彩的花卉,如海棠、桂花、樱花、白兰花、紫薇、兰草等,花种来自东南西北,在这里融合、绽放,一年四季,呈现着不同花色花香。”时坚说,园内职工通过智慧和双手,不断对进行摸索改良,让植被和花儿持续开花结果。这其中,包括一座城市永不言弃的精神,以及人们追求“花好月圆”的美好心愿。

图片6

经过努力,园内占地面积已达8000余亩,植被种类达到4000余种,划分为十余个专类园区。而今的重庆南山植物园,已转型为以观赏植物园专类园为中心,进行植物保存、收集、栽培、集科普研究和园林艺术景观展示为一体的“国家重点公园”、“山城花冠”。年接待游客量超过120万人次,相比10年前,年接待游客量增加了5倍以上。这里,已经成为重庆一个非常重要的晒文化晒风景的阵地,成为更多人爱上重庆的理由。

图片7

谈山茶花花语

“晒”城市的精气神。

时坚既是一名植物园科研工作者,又是城市旅游文化推介者,她想让更多人了解这里,并参与到这里的建设中来,一起感受其中的精神力量。

图片8

这些年,在时坚号召下,每年春季,重庆邮电大学便派出学生代表,身穿志愿者服装,来园内充当文明引导员。为了园区建设能有更好发展,她不断向西南大学、重庆大学园林专业教授请教,邀请专家团队每年不定时对园区建设提出建议。作为重庆市青少年植物科普教育基地,时坚尤其重视“小小讲解员”培训计划,截至于2020年夏天,该培训活动已连续启动四届。

图片9

今年夏天,30余名10至15岁的“小小讲解员”通过报名、面试环节,进入园区科普教室,体验为期半个多月的培训课程,时坚就是孩子们的讲师之一。

图片10

“晒”重庆,从工作中开始。第一堂课上,她便谈到了山茶花这一中国传统名花花语:可爱、谦让、奋进、无邪。

她告诉孩子们,重庆南山植物园的山茶园依山而建,顺势而上,山峦起伏,所收集的700余种山茶花品种中,有的开得娇艳欲滴,有的清香馥雅,有的花朵簇拥在枝头。

图片11

山茶花对于重庆来说,意义深远,它是重庆的市花,在巴蜀地区栽培已有上千年历史,喜水,喜阳光,每年春季,这种花便开得格外娇艳,静守一片芬芳。

“时而张扬,时而温婉,在失败中成长,来年继续努力生长,一年比一年开得艳丽。”时坚告诉孩子们,花如人,人如花,花如城市,城市如花,正是重庆人和重庆这座城市的这种“山茶花”精神,重庆才日新月异,高楼拔起,风景如画,“红”遍国内外。

时坚希望通过一次次培训,打开孩子们视野,树立家乡意识,继承和发扬重庆这座城市的精神,加入到“晒重庆”志愿者的行列中来,今后将家乡的一花一木“晒”到校园里,“晒”到生活中。

图片12

谈使馆群建设

晒出风景背后的文化

重庆南山植物园核心区,是游客常去的地方,主要以欣赏植被和花卉为主。实际上,这里也留存着重庆这座城市的另一面。

图片13

“时尚繁华的现代都市下,还有许多厚重的历史记忆保存在南山。古代文人诗咏南山,留下了许多佳作。远古大禹文化、宋代瓷窑文化、明代铁桅杆、清代文峰塔文化延伸至今。山文化、步道文化依然保留在城市日常生活中。南山空军坟、泉山炮台遗址等,以及无数革命烈士光荣事迹,汇聚成了重庆人不能忘记的抗战历史文化,构建了重庆城坚忍不拔的城市精神。”时坚说。

为让人们更了解城市历史,时坚和同事们有意向游客“晒”园内的使馆群,这在国内植物园当中,属稀有而珍贵的。

包括苏联驻华大使馆旧址、法国使馆旧址、印度使馆旧址、西班牙公使馆旧址。时坚说,经过近些年来工匠们的精心修缮,它们已修旧如旧,这些老建筑在植被和花卉的簇拥下,保存尚好,形成了一馆一景。

几年前,几处使馆被国务院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盟国驻渝外交机构旧址群”,时坚和同事们意识到责任更重了,如何在充分利用和保护的同时,发挥其历史作用呢?

时坚介绍说,眼下,园区正对几处使馆历史文化内涵进行深入挖掘,今后,使馆群的观赏性、互动性、休闲性将更强,其中摆设和情景布置都将注入文创元素。或许,今后游客的脚步能慢下来,可坐在使馆周边喝咖啡、听轻音乐、办公、会友,不定期的文化沙龙活动也将在这里展开。基于此,把南山植物园打造成为重庆对外文化交流中心,也进入时坚和同事们的讨论议题和希望实现的下一个目标。

图片14

“重庆南山植物园也被称之为‘重庆肺叶’,若把其中生态、人文、历史相结合,又能对人们身心健康有益,那就能真正发挥它在城市生活中的作用了。”时坚说,大家正在朝这个方向努力。

图片15

谈城市夜景

打造更好的重庆观景台

在重庆境内打造夜景植物园,能达到这一条件的,仅有重庆南山植物园。而现在最好的“晒”重庆视角——一棵树,就“藏”在南山植物园的绿意中。它是南山植物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这里已成为来渝宾客的热门打卡地。

图片16

一棵普通的黄葛树,经过风吹雨淋,在南山崖缝中茁壮生根上百年,与重庆渝中母城隔江相望,南山一棵树观景平台作为重庆夜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寓意不仅是坚忍不拔,它已成为城市精神文明的标志之一。

“白天可观赏市容市貌,渝中母城的层层叠叠,摩天大厦的立体,两江交汇的壮观,在这里一览无余。夜晚,可一览山城夜景的灯饰风情,星星点灯,万家灯火。云雾天,山水之城云雾缭绕,跨江大桥横跨两岸,尽显雾都、桥都风情······”时坚在接待每一个到访的宾客,总是热情满满“晒”出她心中的重庆。

“俗话说‘站得高,看得远’,既然这里是游客了解城市的窗口,那么,它的作用应得到更好地发挥。”时坚说,这些年,南山一棵树观景平台基础设施持续更新换代,人行天桥贯通,轮廓灯和水银灯陆续增设,还注入了低空彩色射灯元素,郊野休闲区陆续设置观景亭、长廊、健身区等等。今后,一棵树观景台将与周边元素连成一片,规划打造出国内首个夜景植物园。

图片17

“试想一下,当人们从解放碑、江北嘴朝南山看时,不再是一片漆黑,反而是灯火通明,是否更能体现重庆山水的美丽动人?”时坚说,夜景植物园的目前定义的理念是“亲近森林”,整个建设将在不破坏森林植被的基础上,加大保护森林的力度,同时增加绿化面积,相关方案目前正邀请相关专家进行讨论设计。

图片18

由于交通和停车等因素影响,节假日期间,通往南山一棵树观景台的游客和车辆时常出现拥挤现象。时坚说,待夜景植物园相关工程启动后,将在一棵树观景台附近配套新的停车场。不久之后,这里将迎来新的改变。

“目前,游客在重庆南山植物园游览的平均时间为3小时左右,今后的目标是,将游览时间延长至平均10小时以上。”时坚说,她将持续在各类展会上,把山城的美景“晒”出去。在重庆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园区将与相关部门和专家团队紧密配合,努力将这里的科研成果和最新文旅项目,“晒”向国内外,让更多人所熟知。

图片19

总有一些花草,需要用一生来回答;总有一座高山,要有人一辈子去牵挂;总会有一束光,可以穿透黑暗,照亮了自己,也温暖了别人。这,就是今天用美丽的花园,温柔了岁月的时坚。

摄影:文伟、崔力、罗嘉、任君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