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岁的张阿姨有一个心结,困扰了她十年之久:一个非常要好的朋友跟她借了两万块钱,然后就突然失联了。张阿姨说,除了钱,她在感情上也很受伤。
18年前,张阿姨认识了肖女士。因为大家都住在江北区,年龄相仿,兴趣爱好一致,她们就成为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肖女士家里出现任何困难,张阿姨都会义不容辞地去帮助她。
2015年11月,肖女士说,自己女儿在沙坪坝开了一家服装店,在生意上遭遇到了困难,麻烦张阿姨帮帮忙。
2015年11月24日,肖女士和女儿小冉一起来到了张阿姨家里,借走了两万块钱,并写下了一份借条,上面注明:将于2016年3月24日归还,为期4个月。
然而,2016年春节,张阿姨打电话给肖女士拜年,却发现电话怎么也打不通了。随后,有人告诉她,肖女士把房子卖了,一家人搬走了。从那之后,这对母女就从她的世界里消失了。但是,她一直有一个憧憬:她们确实遇到了无法言说的困难,某一天,她们主动找了回来,把钱给还上了。因为,这么多年,张阿姨的电话号码和家庭住址一直没有变过。可随着时间的流逝,对好朋友的希望逐渐变成了失望。
对此,田小江律师分析认为,10年前的这张借条存在一些不规范的地方,并且已经过诉讼时效。张阿姨想从法律上主张自己的诉求,比较困难。
张阿姨说,目前还有一个线索:肖女士的前男友车先生是她厂里的同事,也是通过她的介绍,两人认识交往。1月7日中午,记者和张阿姨一起找到了厂里退休办的工作人员,然而,经过查询,并没有在花名册上发现车先生的联系方式。张女士说,接下来,她将继续联系厂里的老同事,找到车先生的联系方式。希望通过他,联系上肖女士和她的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