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CQTV品牌节目 > 天天630 > 正文

黄金掺“铼”真假难辨 行家也会看走眼

说到传统的黄金掺假伎俩,大多数人可能都有所了解和警惕。不过,如今市面上出现了一种更为隐蔽的手段,不法分子将金属“铼”掺入黄金中,以此谋取暴利。而这种新的造假方式,甚至让一些专业人士都会看走眼。

小廖是一家黄金回收商行的工作人员,12月21日下午六点多钟,他在江北收购了一根黄金项链。

让小廖没想到的是,这条项链送到回收厂后,却被退回。原因是其中掺入了金属铼,而且厂家还专门出示了检验报告。小廖说,以前黄金掺假的主要手段是加入铱、钨等金属,但依靠火烧等方法,大多可以快速辨别。而这根项链在回收时,小廖也按照以前的方法进行了测试:画面左侧是足金首饰,而右侧是小廖回收到的“掺铼”黄金。两者之间,不仅外观几乎没有什么区别,小廖经过称重、火烧,也无法分辨真假。

据了解,铼是一种稀有金属,外观为银白色金属或灰色、黑色粉末,密度与黄金相近,熔点和硬度都高于黄金。掺入黄金后,很难通过外观、手感、重量来辨别。而专业机构的测试仪器,也大多需要通过挫、磨等手段进行破坏性检测,才能准确检测出金属铼的成分。收购这根掺假项链,小廖按照足金每克590元的价格,支付了一万五千多元,但实际价值只有一半左右。

在网络上,记者发现近期有不少类似案例发生,都因为掺假手段隐蔽,难以辨别。小廖说,自己也算是个业内的行家,没想到竟然打了眼。

我们也提醒广大市民,在购买足金饰品时,应提高防范意识,选择正规渠道购买,以免上当。

(  责任编辑:周思睿  )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