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郑女士花二十几万,购买了一辆宝马二手精品车,谁知这车买来之后,隔三差五不是漏水,就是漏机油。后来才发现,这竟是一辆被严重调表的二手车。
今年2月份,郑女士通过闲鱼平台认识了一个二手车贩子,随后,在对方的带领下,郑女士来到了南岸区旧车交易市场内一家车行看车。经过推荐,郑女士看中了一辆白色的宝马二手轿车。
随后,郑女士花23万3千元,买下了这辆里程只有6.9万公里的宝马精品二手车。然而车使用了不到一个月,郑女士就发现这辆车老是出问题,光修车就花了一万多,最后,实在没办法,郑女士就把车送到4S店来做全面的检修。
最后,经过核实,这辆宝马二手车在卖给郑女士之前,其真实的里程数为22万公里,这个数值与合同上标注的6.9万公里,差了不止十万八千里。
郑女士说,商家的这种故意隐瞒的行为,分明就是欺诈。为了进一步了解情况,记者通过电话联系上了当时卖车给郑女士的刘翔。他也是购车合同上的甲方。
刘翔表示,他虽然在合同上是甲方,也就是车辆的卖方,但实际上这辆车并不在他的名下,而是车行的车,他只是作为中介,起一个撮合买卖双方的作用。随后,记者又来到郑女士当时购车时的车行了解情况。
至于为什么要卖调过里程表的车,陈先生解释说,这其实是二手车行业一个不成文的潜规则。
花了高价买到一辆严重调表的二手车,这事发生在任何人身上,都觉得无法接受。郑女士要求车行退车退款,但车行方面表示,他们把真实车况告知了中间人刘翔,是刘翔故意隐瞒了真实车况,所以应该由刘翔来负责。现在车行和中间人各执一词,都不愿担责。对此法律界人士又是怎么看的呢?
目前,郑女士已向法院提起诉讼,目前,案件正在审理之中。在这里,我们也要提醒市民朋友,在购买二手车时,不要只听车商的一面之词,最好先给车辆做个检测,完整了解车况之后再决定是否购买。如果是在车行购车,那么,合同上一定要加盖对方的公章,以免日后落入维权困境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