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岁的陈婆婆是一位热心公益的老人。她回馈社会的方式就是织毛衣,在每年的冬天,送给需要的孩子们。这个事情,她坚持了七年,今年,陈婆婆又织了四十件毛衣。
在渝北区的一个老旧居民小区,记者见到了77岁的陈婆婆。2017年,她看到电视上报道,山区的留守儿童需要过冬的衣服,她就织了13件毛衣,寄了过去。从那以后,织毛衣就成为了陈婆婆生活的一部分。这七年时间里,重庆的石柱、城口、忠县,西藏昌都的一些学校都收到过陈婆婆的毛衣。
陈婆婆说,手工织一件毛衣要花十多天时间。她白天做家务,利用每天晚上看电视的时候,边看边织。因为视力下降,效率变慢了不少,但不知不觉中,她今年又织了四十件毛衣,仅毛衣的原材料就花费四百多块钱。
陈婆婆说,之前对接过的那些学校,她不小心把联系方式都搞丢了。所以,她求助我们630,希望找到一个渠道,把这些毛衣送出去。为了实现陈婆婆的心愿,记者联系了重庆广电集团驻石柱县鱼池镇金竹村第一书记张建明。在了解了陈婆婆的想法之后,他说,村里有一所鱼池镇联心小学,里面有五十多个孩子,基本上都是留守儿童,他可以把陈婆婆的毛衣送到孩子们手里。
随后,张建民加上了陈婆婆的微信。他给陈婆婆说,他将安排快递公司上门取件,尽快让山区的孩子们穿上陈婆婆一针一线织出来的毛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