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形机器人舞动春晚舞台,到全国两会期间,重庆造机器狗引发各界关注,当前智能机器人产业方兴未艾,已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赛道。在重庆,AI及机器人产业被纳入18个“新星”产业集群之一加快打造,目前我市已集聚重点机器人企业300余家,形成了涵盖研发、整机制造、检测、系统集成、零部件配套等在内的机器人全产业链生态,为建设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注入新质动能。
位于渝北的七腾机器人,是一家集特种机器人设计、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于一体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手握300余项专利,他们研发出全球首款量产防爆四足机器人,可深入化工厂、变电站等场景,开展巡检、救援等特种任务,在应急安全领域已处于头部地位。
七腾机器人有限公司创新研发部工程师郑德鹏说:“今年开年来,产品的咨询量也是同步增长中,预估销量整体比去年要翻一番,国际市场订单也将成指数增长,目前我们的工厂一直是处于满产的状态。”
机器人企业产销两旺,创新研发也持续发力。目前重庆已汇集中科院绿色研究院、机器人国检中心等30多个研发平台,其中重庆大学、中国科学院重庆研究院等科研机构,已在机器人视觉识别、智能控制等领域取得重要突破,部分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重庆大学自动化学院助理研究员、机器人运动智能方向负责人田羽锋介绍,他们研发的大模型驱动的双臂机器人已经能干“细活儿”,打造的低空巡检机器人,已经在重庆多个重点区域“上岗”,未来让机器人渗透到工厂、车间自动化流水线,推广低空警用技术,3年内基本实现重庆重点区县全覆盖。
据了解,为推动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我市先后出台《重庆市“机器人+”应用行动计划(2024—2027年)》《重庆市支持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等政策文件,从构建产业创新体系、加强产品应用推广、提升产业生成能力、强化发展要素支撑、加强协调联动等方面,加快推动智能机器人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国际化迈进。目前,我市机器人年产量已突破6万套,全产业链产值超370亿元。
(重庆广电-第1眼TV记者 林红 徐毅 特约记者 杨灵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