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CQTV品牌节目 > 重庆新闻联播 > 正文

【新重庆这一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第四极”支撑作用不断凸显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重庆以 “十项行动”“四张清单”作为推动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有形载体和有效抓手,聚焦重大领域集成攻坚,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第四极”支撑作用不断凸显。

蜀道难,曾经难上青天。而如今,川渝合力,已经把“路”修到了天上。12月27日,一架搭载7名乘客的PC-12飞机从重庆梁平飞往四川达州和北川,标志着首条连通川渝地区的通用航空短途运输航线正式开通。今年以来,重庆携手四川加快布局低空经济产业,双方已签署全国首个跨省低空飞行合作备忘录,和全国首个跨省低空经济发展战略合作协议。

“在低空空域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应用场景打造、政务管理服务、低空产业协作等五个方面一体化协同发展,共同打造低空跨省域合作的全国样板。”重庆市委军民融合办低空空域协同管理处处长吴迪说。

这条“空中高速路”,也是双城之间双向奔赴的缩影。今年前三季度,川渝两省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9万亿元,增速高于全国。产业发展方面,成渝地区生物医药集群日前入选新一批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目前,成渝地区已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3个、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4个,建成全球最大柔性显示基地,全国约20%的动力电池、10%的汽车实现“川渝造”。

市经济信息委汽车处副处长罗滕飞透露,共同培育了阿维塔、问界、极氪等中高端品牌,支持两地整车和零部件企业相互配套,共建成渝氢走廊、电走廊、智行走廊三大应用场景,川渝汽车产业影响力持续提升。

产业发展的活力源于科技创新。在西部重庆科学城,一个由川渝两地企业联合投资的智能网联汽车示范项目日前建成投用,成功接入上千台各类智能网联车辆。

在重庆高新开发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乔午锋看来:“科学城有技术、有平台,与成都经开产业投资集团合作,将进一步反哺我们的科技研发,持续推动产业链、创新链‘双链’交织,实现科与产的深度融合。”

今年,川渝共建重点实验室数量已达3个,联合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200项。1-11月,两省市技术合同成交额超过2800亿元。

市科技局资源配置与管理处副处长孙锋介绍,围绕重大领域、重大平台、重大团队、重大企业进行科技创新资源一体化配置,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和标志性成果为导向,切实提升科技创新攻关支撑能力和水平。

围绕深化改革,川渝双核联动联建第二批50个合作事项近日完成年度目标,制定实施4个川渝协同立法项目,实现全国首个跨省共建新区协同立法,为全面深化改革贡献了“川渝方案”。立足美好生活,“川渝通办”累计发布4批次355项,涵盖了就业、社保、就医、公积金等群众“身边事”,为高品质生活宜居地铺开新画卷。

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邓兰燕告诉记者,通过川渝间的交通一卡通发放、住院跨省结算、公积金跨省转移、户籍的快速迁移等等,方便了群众的所需所盼,优化了跨区域资源配置。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幅提升。

市发展改革委数据显示,截至11月,两省市联合印发“四张清单”的364项重点任务,已完成年度目标96.7%,重庆负责实施的167个共建重大项目完成投资2543亿元、年度投资完成率102%。此外,两地累计出台重要政策文件34个、重点改革方案28个,成功举办重大活动20余个。

市发展改革委双圈统筹处处长贾永强表示,将以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西部金融中心和巴蜀文化旅游走廊为重点,协同四川提升产业发展能级、科技引领能级;共同抓好重大项目事项落地落实;加快构建"一体两核多点"新格局;加强跨省域改革联动,共同唱好新时代西部“双城记”,持续推动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

(重庆广电-第1眼TV记者 刘恋 张骏凯 梁浩楠 特约记者 谭明伟 谢春良)

(  责任编辑:周思睿  )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