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CQTV品牌节目 > 重庆新闻联播 > 正文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重庆三峡库区腹心地带一体化保护修复工程总体进度超80%

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的殷殷嘱托。在三峡库区腹心地带,我市正深入开展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工程,通过“生态修复+”模式,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绿色发展动能,形成了一批具有辨识度的生态修复典型案例。

位于忠县城区下游的独珠半岛,具有三面环江的独特风貌,高密度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水土流失、面源污染等生态问题。为改善独珠半岛的生态环境,忠县在独珠村开展了生态保护修复、土整综合整治、人居环境改造、基础设施建设等一系列行动,同时,加强生态修复与农业、文旅的有机结合,如今的独珠半岛,传统院落与自然田园交融,山清水秀,风景宜人,乡村振兴焕发勃勃生机。

忠县忠州街道独珠村党支部书记吴顺祥说:“林地、耕地整体恢复,返乡农民工确实很多,他们搞农业企业,搞农家乐,游客量一年已经达到15万人以上了。另外我们还招商引资,龙头企业有4家,也解决了我们村民就地务工,我们整个全村来讲,人均收入达到2.5万到5万元之间 。”

“可以在家门口就业,也可以照顾老人,照顾小孩子,工资收入非常可观,四、五千元一个月。”忠县忠州街道独珠村村民夏丽华觉得,非常不错,非常幸福。

搭乘山水工程“东风”,万州溪口乡的居民们也吃上了“生态饭”。在溪口乡玉竹村,千亩砂糖橘迎来成熟采收期,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可就在几年前,这里还是另一番面貌:土地污染严重、生态环境退化、发展势能不足……2022年,万州区投入近1亿元,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打造碧波长江、生境水岸、溪岸绿林、梯田农园和山地小镇相结合的五维立体郊野空间。

万州区溪口乡副乡长谭云川介绍:“我们还结合柑橘、桂圆、枇杷等特色水果产业,发展采摘体验与休闲休憩为一体的现代果园。同时,推出文艺演出、农特产品展示展销、剪纸艺术体验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年产值达300万元以上。”

万州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耕保修复科工作人员罗爽说:“将持续推进山水工程实施,不断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同时积极探索生态+产业模式,打造农旅融合发展,进一步助推乡村振兴。”

据了解,重庆三峡库区腹心地带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幅员面积超过1.5万平方公里,跨越万州区、涪陵区、丰都县、忠县、云阳县、石柱县6个沿江区县。项目共划定8个修复单元,统筹部署9项重大工程,134个项目。目前,工程总体进度89%,部署的134个项目已完工71个。

市规划自然资源局生态修复处处长李萍表示:“在工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结合重庆实际,把生态修复与农业产业,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以及研学这些产业相融合,打造出了一批修复自然生态,助推高质量发展的典型项目,实现了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要求。”

(重庆广电-第1眼TV记者 刘畅 贺应桃 特约记者 刘超 周汝阳)

(  责任编辑:王铎翰  )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