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花儿开,花海掩村寨。在万州区科学技术计划项目重点支持下,重庆三峡农科院蔬菜团队在农旅融合上持续发力,为高山示范推广种植农旅融合马铃薯品种提供支撑,拓展马铃薯生产的农旅融合观光功能,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记者来到海拔1400米的恒合土家族乡玉都村看到,一簇簇白色、紫色、粉色、蓝色的土豆花竞相绽放,宛如一幅绝美的自然写意画,村民和游客畅游在土豆花海中,体验初夏的浪漫。“我跟土豆打这么多年交道,真没看过土豆开这么多的花型,蓝色红色的花确实好看,从来都没见到过。” 当地村民张育英告诉记者。
据介绍,2022年至2023年,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蔬菜团队广泛引进国内外马铃薯品种资源100余份,对马铃薯种质开展开花性、花色、花期、熟期、抗病性及产量的综合创新研究,评价其观光可行性,最终筛选出高山种植的开花繁茂、产量高、品质优的农旅融合观光型马铃薯品种9个。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室主任徐茜告诉记者,传统的马铃薯主要是食用,而在恒合土家族乡玉都村马铃薯特色是花色鲜艳、花型优美、开花期长,还有淡淡的花香,其产量比重庆大面积平均产量1300公斤,还高出800公斤左右,最低产量能达到2100公斤。
今年,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在恒合土家族乡建立马铃薯观花核心示范面片22亩,辐射推广100余亩,在万州区科学技术局科研项目支持下,利用农村自身优势走绿色农业和旅游观光之路,念好“农”字经,打好“旅游”牌。
“三峡农科院的专家在我们玉都村发展了农旅融合土豆花开季,广大村民深有感触,以后我们发展更多的农户和村民形成规模性的种植,在乡村振兴中起一定带头作用。”万州区恒合土家族乡玉都村副主任谯坤伦说。
(图片来源:重庆三峡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