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三农信息 > 正文

多措并举抓农时 农忙图景新升级

发布日期:2025-04-19 20:00 来源:视界网/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

眼下正值春耕春种的关键时节,我市各地加快农技服务下沉、智能装备上田、多元产业兴农,多措并举为农业现代化注入强劲动能。

在忠县、长寿等地,农业部门积极推进农技服务“进村入田”,从种植到病虫害防治,农技人员手把手教学。

忠县东溪镇宝珠村支书周群:“严格按照技术指导,争取今年大豆、玉米能增产增收。”

在铜梁,为应对春旱,全区393处电灌站、4600多口山坪塘全面启用,全力保灌溉、保春耕。

铜梁区水口镇发展产业服务中心副主任祝帮奎:“我们今年水稻播种面积大概7000余亩,主要是在河流、水库,通过电灌站提水的方式,解决大面积稻田用水的需求。”

科技赋能,农业“换挡提速”。在巫山庙宇镇,工厂化育秧流水线高速运转,秧盘铺土、播种、覆土、叠盘一气呵成,标准高、效率快。在合川,高智能播种机精准下种,一小时可播种10亩,省工又省时。梁平将无人机“请进农田”,播种、施肥、打药一机多用,高效作业如虎添翼。

梁平区广汇发水稻专业种植合作社负责人周腾鹏:“一台无人机满载种子可达70公斤,一次可播撒40亩的面积。像我们这个1000亩耕地,最多只需要三天就能播完,效率是以往传统人工的10倍以上。”

产业兴农,地里长出新经济。在奉节与巫溪,老鹰茶迎来采摘旺季,高山茶园茶香四溢,采茶、制茶、售茶一条龙,村民不出村就能增收。在潼南大佛街道,麦冬种植喜获丰收,一株“绿秧秧”长成“金豆豆”,药食同源、轮作套种,既富土地,又富百姓。

粮药种植基地负责人李良德:“每亩麦冬果实的产值大概在3万2千多,苗子产值大概在5千左右,完了后我们进行第二次套种,苗子与玉米进行套种,每亩产值应该明年预计达到4万元左右。”

(重庆广电-第1眼TV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