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铜梁名小吃:翰林酥 安居古城有一种很像米花糖的美食。相传在清康熙年间,安居人王恕和儿子王汝嘉、王汝璧,就是带着这种家乡美食踏上赴京赶考之路,并中进士、成翰林,而且王家的后人在清朝中晚期先后有十几位中举人。因此“只有王家科举盛,街头高耸木牌坊”,“一门三进士,父子双翰林”之说在安居广为传说,人们也称成这种小吃为“翰林酥”。
2021-03-11 10:13 -
重庆铜梁:民歌《三杯酒》 作品是一首展示情郎情妹把酒言欢话的生活小调,展现了新时代人们的美满生活。
2021-03-11 10:13 -
铜梁名小吃:叶儿粑 叶儿粑,是川渝地区逢年过节必做的传统名小吃。制作叶儿粑选料考究,工艺精细,用糯米粉面包麻茸甜馅心或鲜肉咸馅心,外裹专门的叶子,在蒸制过程中叶子和馅儿的味道融为一体,具有味道清新、色绿形美、细软爽口的特点。
2021-03-11 10:13 -
重庆铜梁:美丽宜居村庄——巴川街道接龙村 巴川街道接龙村位于重庆市铜梁区乡村振兴西郊绿道边,辖区面积3.9平方公里,拥有耕地3913亩,1026户、人口2718人。接龙村生态优美、产业兴旺、人文和谐,境内有西郭水库、黑龙滩水库等旅游资源,有金顶琉璃瓦厂、华华石膏厂、九辉西苑苗圃、大闸蟹养殖、沃柑种植等20余个企业和产业基地,实现返乡农民工就近就业2200余人。曾获得“2018年重庆市文明村镇”称号。
2021-03-11 10:13 -
传统灯舞《荷塘欢歌》 这是铜梁的传统灯舞。每到丰收季节,当地群众都会舞动起《荷塘欢歌》,展现丰收的喜悦。
2021-03-11 10:11 -
【“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铜梁火龙 2020年1月3日晚,龙舞队员奔跑腾跃,龙在火中飞舞。烧红的铁水瞬间溅起火树银花,绚丽多彩美仑美奂,让市民感受到浓浓的年味。
2021-03-11 10:11 -
重庆铜梁:民歌《妹儿多勤快》 作品展示的是一个妹儿做新鞋会情哥哥,以一问一答的展现形式,体现出新时代新农村人们丰富饱满的生活。
2021-03-11 10:11 -
重庆铜梁:民歌《满山飞起啰儿啰》 作品赞美了新时代新农村的崭新面貌,展示了放牛娃在山间放牛劳作唱山歌的美景,展现出新时代农民的幸福生活。
2021-03-11 10:10 -
民歌《我陪姐姐出绣闱》 民歌《我陪姐姐出绣闱》展示的是姐姐出嫁前一晚妹妹陪姐姐谈家常的情景,体现出一种别具特色的风俗民情。
2021-03-11 10:10 -
重庆铜梁名小吃:祈福芝麻脆 安居古城的民间传统小吃祈福芝麻脆是铜梁非物质文化遗产。芝麻脆采用传统手工艺,选用优质糯米、山药粉、葛粉等为原料,色泽微黄,芝麻油亮,仿佛一根玉蚕,入口爽脆化渣,深受当地百姓和游客喜爱。
2021-03-11 10:10 -
【青山绿水】铜梁区太平镇垣楼村 太平镇垣楼村是铜梁区的乡村振兴示范村,也是重庆市绿色示范村庄之一。自从去年新建的西郊绿道穿村而过后,该村一手抓产业发展助力群众增收,一手抓人居环境整治创建绿色家园,通过推进垃圾分类、面源污染治理、农村厕所革命等工作,带来了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农家环境生态可人的巨变。
2021-03-11 10:10 -
重庆:美丽铜梁土桥镇六赢村 铜梁区土桥镇六赢村幅员面积7.2平方公里,共1114户2936人。六赢村依托当地万亩荷田,组建了荷美莲藕专业合作社,打造集休闲、旅游、观光于一体的荷和原乡景区,实现农区变景区,农房变民宿。
2021-03-11 10:07 -
【美丽宜居村庄】铜梁区西河镇双永村 双永村位于铜梁区西河镇,幅员面积5平方公里,共14个村民小组,966户,2616人。双永村是铜梁区的5个重庆市级脱贫村之一。目前,全村建卡贫困户44户、113人,其中43户112人已脱贫。 近三年来,双永村大力发展胭脂脆桃和小龙虾等扶贫产业,全村种植胭脂脆桃700余亩,小龙虾养殖规模达400余亩。今年,村集体将在扶贫产业发展中实现保底分红5.5万元,建卡贫困户的股份分红较去年将翻倍增长。 目前,全村已实现社社通水泥公路,户户通人行便道,社社通天然气,社社通自来水,集中供水率达到90%以上,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2021-03-11 10:07 -
重庆铜梁:原创舞蹈《龙把子》 群舞《龙把子》是铜梁打造的原创文艺作品,意在用舞蹈表现铜梁人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精神,展现了铜梁舞龙人的生活,彰显了民族脊梁精神。
来源:“学习强国”重庆学习平台 2021-02-12 16:53 -
铜梁安居叫花鸡 铜梁安居洪七公叫花鸡,曾多次被评为“金牌小吃”“消费者最受欢迎的特色小吃”。叫花鸡制作时,选用肥壮细嫩的乡村土鸡,加入10多种香料和10多种中草药,用荷叶包裹后涂上黄泥,置于火中煨烤。待泥干鸡熟,剥去泥壳、打开荷叶,香味浓郁扑鼻、肉质稣嫩爽口,是周末打卡铜梁安居必尝的美食。
2020-10-05 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