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态环境 > 正文

【数字改变重庆】打好蓝天保卫战 “巴渝治气”大数据应用平台构建6大应用场景

蓝天保卫战是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中之重。针对污染源点多面广等难题,我市研发了“巴渝治气”大数据应用平台,以“数智”赋能“治气”攻坚取得良好成效。近日,这一成果入选数字重庆建设应用场景大赛“应用场景领跑者”榜单。

前不久,“巴渝治气”大数据应用平台通过重型车轨迹识别,发现渝中区某区域夜间有大量重型车聚集,疑似存在高强度施工作业,其产生的汽车尾气和扬尘可能对空气质量造成影响。

市生态环境大数据应用中心大数据应用室主任曾可介绍,发现问题以后,通过“巴渝治气”自带的问题处置模块,自动生成问题清单,并推送到区县进行处置办理。

接到任务推送后,渝中区环保部门立即前往现场核实,第一时间开展处置。

渝中区生态环境局生态管理科科长温灿告诉记者,对这个施工现场的负责人进行了一个指导督促,要求使用低排放的运渣车以及施工机械,保证对大气影响将到最低。通过“巴渝治气”,主动发现涉气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据了解,相较于“广撒网”式的排查,该系统不仅可以识别分析闯入重点管控区域的车辆及起始点,还可以通过轨迹聚集规律,研判活动频繁的工地、堆场等污染源以及重型货车聚集区域,刻画其运输网络画像。包括这一功能在内,目前,“巴渝治气”应用平台已构建起污染应对、废气管控、扬尘管控、尾气管控、餐饮油烟管控、露天焚烧管控6大应用场景,通过大数据模型动态识别涉气问题线索27000余个。

市生态环境局大气处一级主任科员杨其磊表示,将聚焦大气污染问题识别、污染成因解析、污染溯源、精准预报和非现场检查等实际需求,强化AI赋能,实现应用体系功能提升,全力保障全域联防联控治气攻坚。

(  作者:重庆广电-第1眼TV记者 刘畅 贺应桃  )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