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城市治理 > 正文

【数字改变重庆】高效响应群众诉求 “民呼我为”服务体系助力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

为高效响应群众企业非紧急诉求,我市依托12345热线和“互联网+督查”平台,升级打造了“民呼我为”服务体系。日前,该体系 入选数字重庆建设应用场景大赛“应用场景领跑者”榜单,并被纳入全市重大改革项目。

前不久,市民王先生路过北碚区北泉村石河堰桥时,发现护栏垮塌,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随后,他将情况向重庆市人民政府网“民呼我为”专栏进行了反映,第二天问题就得到了解决。

北碚区澄江镇基层治理综合指挥室工作人员古超祥告诉记者,接到问题反映后,他们立即协调北泉村工作人员赶赴现场进行核实。经查证后,北泉村即刻采取相应警示措施,第二天便联系了专业人员进行修复。

市民:“没想到头一天反映的,第二天就有工作人员进行了处理,确实效率很高。”

高效的处置,得益于“民呼我为”平台创新的工作模式。依托全智能分转功能,系统接到群众反映的问题后,会智能研判诉求办理层级与权责等,将诉求自动派发至责任单位,并实时跟踪问题解决进展。闭环处置的同时,各地还举一反三,推动实现从解决一个诉求向破解一类问题的转变。在大足,城管部门就结合群众反映的某公园一处直饮水机无供水问题,对全区11座公园的直饮水设备进行了逐一检查。

大足区公园管理所所长肖贤烨介绍,预计7月底前,11座公园的17台问题设备,将全部完成滤芯更换或维修。后续还将建立“定期巡检+动态维护”机制,实现“问题早发现、故障快处置”。

据了解,目前“民呼我为”服务体系已整合92条非紧急类政务服务热线和92个网络诉求渠道,构建了以12345热线为主渠道的统一受理入口,通过AI辅助工单生成和审核,工单平均交办时间由4小时缩短至1小时以内。2024年以来,平台办理诉求工单超过150万件,智能预警和闭环处置多跨事件647件,推动解决面上问题96个,促进部门完善工作措施和制度机制19项。

市政府办公厅督查二室副主任霍涛表示,接下来,将紧扣“深化党建引领‘民呼我为’改革”目标,完善诉求接办全链条工作机制,打造智能高效的“民呼我为”诉求办理平台,助推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到今年年底,“民呼我为”体制机制更加健全,接诉即办和未诉先办能力大幅提升。

(重庆广电-第1眼TV记者 杨汶霖 秦睿 特约记者 田济申 李东)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