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区县融媒 > 正文

校社共建结硕果 孝亲服务暖重阳

重阳节到来之际,重庆市渝北区龙山街道旗龙路社区与重庆市老年大学今天在廉洁文化广场联合举办“弘扬孝亲敬老美德,共建老年友好社会”汇报活动,展示双方近年来校社共建的丰硕成果。

image.png

活动现场。视界网记者 陈卓 摄

自2017年携手共建以来,旗龙路社区党委与重庆市老年大学党总支以党建为纽带,创新构建“远程教育赋能+学员双向输送+治理协同参与”的校社合作模式,共同探索“服务银发群体、赋能基层治理”的有效路径。

image.png

活动现场。视界网记者 陈卓 摄

image.png

非洲鼓表演。视界网记者 陈卓 摄

image.png

活动现场。视界网记者 陈卓 摄

活动现场,文艺表演精彩纷呈。老年大学合唱队深情演唱《浪漫夕阳》,引得台下观众一起轻声合唱;舞蹈队学员们手持非洲鼓,舞姿舒展灵动,也赢得阵阵掌声;社区孩子们手捧精心制作的五谷画作,围着老人吟唱童谣,欢声笑语萦绕广场。“退休后在老年大学学跳舞,还能站上社区舞台,生活比年轻时还精彩!”刚结束表演的舞蹈队员擦着汗水,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image.png

便民服务区。视界网记者 陈卓 摄

活动现场的便民服务区同样人气十足。健康义诊摊位前,医护人员细心叮嘱老人用药注意事项;法律咨询点前,学员老陈与公益律师共同分享防骗反诈经验;义剪摊位旁,理发师正精心为行动不便的陈奶奶修剪头发。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服务队伍中活跃着许多老年人的身影,他们表示要老有所为,服务社区。

渝北区人大代表张瑜嘉表示,“我刚才看到台上老人们表演时脸上的光彩,还有便民摊位前互帮互助的暖流,心里特别感动。这不仅仅是简单的服务,而是让长者们找到了新的舞台和价值。这种‘家门口’的温暖和活力,正是我们最希望看到的社区样子。”

image.png

健康义诊。视界网记者 陈卓 摄

开展社区服务正是校社共建的生动体现。据统计,社区先后有270余名老年党员群众走进老年大学丰富业余生活,50多位学员组建“银发志愿队”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刘金明退休后投身社区关工委工作,发挥书法特长服务暑期课堂;党员老田、老黄加入社区巡逻队,排查安全隐患、普及防诈知识;苏阿姨和李阿姨则长期坚持宣传垃圾分类。这种“社区服务老人、老人服务社区”的互动模式,有效缓解了基层治理人手不足的难题。

image.png

义剪摊位。视界网记者 陈卓 摄

针对需要帮助的社区老人,学校、社区的志愿者还持续开展“结对帮扶”行动。志愿者们探望高龄抗战老兵贺爷爷时,不仅送去生活用品,还耐心指导老人使用智能手环;独居的蒋大爷对救助政策有疑惑,志愿者们提前做足功课,解读政策细节,最终打消了他的顾虑。“以前最怕孤单,现在他们经常来关心我,比亲人还贴心。”贺爷爷感动地说。截至目前,双方已结对帮扶辖区高龄、独居老人11户,解决生活难题21件。

image.png

法律咨询。视界网记者 陈卓 摄

下一步,校社双方将继续深化“老年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将文艺表演升级为“社区文化节”,扩大结对帮扶覆盖面,推动便民服务网络化,让校社共建成果持续转化为社区治理效能,为构建有温度、有活力的老年友好型社区奠定坚实基础。

(  作者:陈卓  )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