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11 月 25 日,“枢纽聚新能・制造启新程” 重庆枢纽港产业园专题对接活动在重庆举行。本次活动由工业和信息化部、重庆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江津区人民政府、九龙坡区人民政府、沙坪坝区人民政府、永川区人民政府、璧山区人民政府及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管委会共同承办,吸引了政府领导、行业协会代表、高校科研院所专家、国内外企业嘉宾等近 300 人齐聚一堂,共话产业机遇,共商合作发展,为重庆枢纽港产业园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作为重庆推动先进制造业发展、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载体,重庆枢纽港产业园此次专题对接活动,是落实国家 “制造强国” 战略与重庆 “33618” 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建设的关键举措。活动现场,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二司一级巡视员袁鑫涛致辞,从国家战略层面深入解读了制造业与枢纽经济融合发展的政策导向与机遇,强调重庆枢纽港产业园作为 “一带一路” 和长江经济带联结点上的重要产业平台,需充分发挥枢纽优势,推动先进制造业转型升级,为全国枢纽型产业发展提供 “重庆样本”。
重庆市经济信息委副主任涂兴永围绕“重庆枢纽港产业园承接产业转移” 作园区整体推介,详细介绍了产业园 “一区两廊”的空间布局(“一区” 为涵盖江津、九龙坡等区域的 29.8 平方公里先行区,“两廊” 为南北向科学大道走廊与东西向沿江产业走廊)、“三步走” 产业规模目标(2027 年超 7000 亿元、2030 年破 10000 亿元、2035 年达 14000 亿元),以及先进成套装备、先进材料、现代物流及供应链服务业三大核心产业方向,让现场嘉宾对产业园的发展潜力与合作空间有了系统认知。

在片区推介环节,六个承办区县及园区负责人依次登台,结合各自产业特色展开精彩介绍:江津区常委、区政府副区长吴丙山以 “工业基地 + 物流节点” 为优势,重点展示装备制造与消费品工业基础;九龙坡区副区长刘峥依托 “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核心区”,凸显智能制造与数字经济突破成果;沙坪坝区副区长赵祺聚焦中欧班列(重庆)始发地优势,阐述国际物流与跨境贸易协同模式;永川区副区长徐秀霞以 “西部职教基地” 为支撑,呈现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产业的 “产教融合” 特色;璧山区委副书记周树云凭借 “主城都市区核心区位”,推介电子信息与智能装备产业升级路径;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张炎围绕 “科技创新中心核心载体”,解读高新技术产业培育与成果转化能力。六个片区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共同勾勒出重庆枢纽港产业园协同发展的全景画卷。
企业经验分享环节,行业龙头代表的实践案例为产业园发展提供了宝贵借鉴。中船(重庆)装备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蒋日富以 “以四链融合为纲 建枢纽港产业高地” 为主题,分享了企业在相关领域的技术创新与产业链整合经验,提出以龙头企业带动配套企业集聚的发展思路;中冶赛迪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世春则聚焦 “发挥产业链主企业引领优势 构建产业园协同发展新格局”,结合自身业务领域实践,阐述了如何通过产业链主引领助力产业园提质增效,为现场企业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合作模式。
主旨演讲环节,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宋志明围绕 “加快推动机械工业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从行业发展全局分析了机械工业与枢纽经济结合的趋势,指出重庆枢纽港产业园需聚焦核心产业,强化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打造具有全国竞争力的产业集群;顺丰速运集团工业制造行业总经理王龙涛以 “共建新通道,智链新未来” 为核心,介绍了顺丰在智慧物流、供应链整合领域的布局,并重点提及产业园物流优势,提出通过 “物流 + 产业” 深度融合,构建内外联动的贸易网络,为产业园企业降本增效提供保障。
此次专题对接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搭建了政府、企业、行业协会间的沟通桥梁,更凝聚了各方对重庆枢纽港产业园发展的共识。作为重庆推动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 “核心载体”,重庆枢纽港产业园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发挥国家战略叠加、产业基础雄厚、交通枢纽便捷、创新潜力突出等优势,持续完善基础设施与配套服务,吸引更多优质企业落户,加速构建 “33618” 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向着 “2035 年实现 14000 亿元产业规模” 的目标稳步迈进,为重庆建设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贡献更大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