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上午,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推动崖柏资源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
崖柏,这一穿越上亿年地质变迁的古老孑遗物种,素有“植物界大熊猫”的美誉。曾因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它一度被宣布“野外灭绝”。1999年,它在重庆大巴山南坡被重新发现时,野生种群已不足1万株。二十多年来,我市系统推进崖柏原生境保护,成功突破多项繁育技术瓶颈,让这一珍稀物种实现了从“濒危消失”到“扎根繁衍”的逆袭重生。如今,重庆的保护经验已辐射全国,在云南、宁夏、内蒙古等17个省(市、自治区)建立了52个迁地保护试验基地,苗木平均成活率超85%,为全国珍稀植物保护提供了“重庆样本”。
作为全国崖柏保护与繁育的核心区,开州区已锚定清晰发展蓝图。到2030年,当地将构建以“崖柏保护与发展研究中心、崖柏保护繁育种苗基地、崖柏产业融合发展乡村振兴和乡村旅游示范基地”为核心的“一中心、两基地”发展格局。届时,崖柏人工种植面积将超20万亩,人工繁育总量突破500万株,使其真正成为长江上游生态修复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