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全面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全方位赋能千行百业”。近日,2025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论坛暨工业互联网一体化进园区“百城千园行”重庆站活动在两江新区举行,共同夯实重庆的工业数字底座。

“百城千园行”入渝
AI为重庆工业装上“新大脑”
活动现场,“百景千智”未来制造伙伴计划(重庆)正式启动,旨在通过探索未来制造创新发展路径,推动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发展。两家致力于服务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领域的重庆本土企业成功签约。

炽橙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西南总部负责人 闫学辉
因为重庆本身有两大特点,一个是汽车制造业,一个是复杂装备行业,我们在这个领域都积累了10年以上的高质量的数据集,帮助企业加快它的研发进度。

“百城千园行”活动由工信部组织开展,核心目标是推动工业互联网在各类工业园区深度应用和规模化普及。 重庆市通信管理局副局长贺宏亮表示,我们要牢牢把握人工智能的关键变量,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的升级,实现工业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双向赋能。市经济信息委副主任杨帆说,我们将加速构建人工智能从基础层的支撑,到技术层的突破,到应用层的赋能全站式的发展体系,全力去塑造重庆人工智能未来竞争新的优势。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也就是我们熟知的AI,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信息技术。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经济体,纷纷将人工智能视为制造业国家战略核心支柱,以人工智能为支点重构制造业生产和创新体系。中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2024年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达40.5万亿元,制造业总体规模连续15年保持世界第一。在从“大”到“强”的转型过程中,制造业是人工智能应用的最佳场景。重庆持续实施“人工智能+制造”行动,“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活力迸发,挺起了全市工业的脊梁。

以AI重塑制造优势
“33618”活力迸发
今年9月,世界经济论坛公布新一批“全球灯塔工厂”名单, 海尔重庆冰箱互联工厂榜上有名。走进这个获得了全球智能制造顶级认证的工厂, 2条智能化总装产线高效运转。在35项数字化及AI人才方案赋能下,这里每天下线的制冷设备超过了5600台。

在重庆白涛工业园区,华峰化工公司通过融合物联网、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将4000多亩的企业“搬”到了线上,数据难收集、隐患难发现等问题,也迎刃而解。重庆白涛工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李传强告诉记者,白涛工业园区已建成基础级智能工厂34家,先进级智能工厂15家,将加快打造行业产业大脑,建设智慧材料产业园。

以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截至今年9月,重庆已集聚中科云从、千里科技等核心企业200多家;以重点工业场景应用为牵引,形成涵盖AI研发、算法设计、硬件制造、系统集成以及应用服务的全产业链生态,先后上线运行12个工业“产业大脑”,并发布30个工业智能体产品,赋能制造业发展的实效愈发凸显。市经济信息委未来产业处副处长朱俊表示,重庆将深入实施“人工智能+制造”行动,打造50个以上工业智能体、100个典型应用场景、发布AI赋能制造业能力清单,为“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当前,人工智能正从技术突破走向规模化应用;应用场景,是连接人工智能技术与产业需求的桥梁。我国人工智能技术之所以能居于全球领先地位,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制造为其提供了丰富多元的应用场景。作为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重庆拥有全国41个工业大类中的39个。齐全的产业门类和厚实的产业“底子”,可以为AI提供广阔的应用沃土。而在重庆的产业版图上,汽车是最具代表性的力量。2024年重庆汽车产量达254万辆,居全国第三,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95.3万辆,同比增长90.5%,大幅领先全国增长率近60个百分点。要立足本地产业基因做“AI+”,发力智能网联汽车,推动人工智能与整车制造、核心部件、车路协同等全链条深度融合,是重庆因时因势作出的重要路径抉择。

千里科技发布“AI+车”新战略
为重庆汽车产业打造“AI底座”
9月28日晚,“新韵重庆 千里智驾——AI 重庆智驾之夜暨千里科技品牌发布会” 在重庆城市会客厅举行。发布会现场,千里科技全新品牌名称和标识正式亮相,全新发展战略“千里计划”也同步发布。

依托重庆坚实的产业基础,千里科技自去年启动以“AI+”为核心的战略转型以来,不到一年时间,就迅速完成了在 “AI+车” 领域的全面业务布局。在智能驾驶领域,其面向L2+级的智能辅助驾驶解决方案“ 千里智驾1.0” 目前已实现规模化量产上车。

在业内人士看来,作为重要的AI智能产品和智能服务供应商,千里科技的加入,在为重庆汽车产业打造“AI底座”的同时,也将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整车+零部件+后市场”的产业链生态,为全球汽车产业变革写下“重庆方案”。

重庆千里科技公司董事长 印奇
我们也有信心把“AI+车”里面的这些核心的底层能力、这些AI的场景,都能跟现有的重庆的产业有非常深度结合,做好“使能者”和“赋能者” 的角色。

全球汽车产业正处在变革的关键拐点上,AI不是选择题,是必答题。在千里科技进行品牌发布当天,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董事长朱华荣、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赛力斯集团董事长张兴海和重庆千里科技公司董事长印奇,四位业界领军人物齐聚重庆,坐而论道,话题的核心就是关于“AI+汽车”。同一天,重庆召开推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之都建设座谈会,提出加快推动汽车产业 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全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之都。

在重庆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李然看来,“AI+汽车”的故事,只是缩影。重庆目前在汽车、摩托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多领域,已形成集群优势。AI赋能的过程,是建构“感知-决策-执行”一体化智能制造体系的过程。未来的“重庆造”,其核心竞争力,不仅在于精良的工艺,更在于内嵌的智能和持续进化的能力。

一是生产制造环节的深度智能化。这是AI赋能最直接、最核心的领域。首先是“超柔性”智能工厂建设,其次是AI驱动的预测性维护与质量控制,第三是AI可以通过机器学习历史生产数据,找到最优的工艺参数组合,达到最高的良品率、最低的能耗。
二是研发与设计模式的颠覆性创新。进行生成式AI工业设计,AI加速的仿真与数字孪生,大幅缩短研发周期,降低实物测试成本。
三是供应链与物流体系的全局优化。构建“预见性”供应链网络,AI能动态调整库存水平,实现“零库存”与“高响应”的平衡,智能仓储与无人化物流24小时不间断作业。
四是商业模式与价值链的延伸重构。由龙头企业和政府牵头,构建一个覆盖重庆全市乃至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AI产业协同平台。中小企业的闲置产可以被AI精准匹配给急需订单的企业;研发需求可以与高校、科研院所的AI解决方案快速对接;制造商可以实时监控产品运行状态,并提供预测性维护、性能优化等增值服务。

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至从研发、生产到供应链的各个环节,成为驱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变量。可以说,因为AI的嵌入,全球正开启一场对制造业的“再定义”。对于重庆而言, 它考验的是一座城市对产业的理解深度、对场景的整合能力与对生态的构建水平,既需要战略视野,也需要打持久战、精准战的耐心。真正理解制造痛点,有效融合AI技术与产业资源,在本地化中走出差异化,我们才能赢得未来。
(重庆广电-第1眼TV记者 吴春春 邓静 袁媛 雷羽 尹力 丁琳 李嘉博 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