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重庆新闻 > 正文

陆海新通道辐射国内75个城市 通达127个国家和地区581个港口,已构建“骨干支撑”“设施升级”“机制赋能”的交通物流脉络

11月10日,重庆举行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实施十周年成效新闻发布会,市政府口岸物流办二级巡视员陈尚文,就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在交通物流领域取得了哪些成效进行介绍。

沪电股份国际分工.jpg

市政府口岸物流办二级巡视员陈尚文,杨雨实 摄

据悉,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实施以来,重庆围绕“双枢纽”交通物流建设目标,以陆海新通道建设为统领,聚力构建“骨干支撑”“设施升级”“机制赋能”的交通物流脉络,助力中新互联互通项目“活力满”“韧性足”。具体成效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通道骨干支撑作用更加显著。今年1—10月,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经重庆到发新加坡箱量同比增长12%、货值同比增长28.8%。通道已辐射国内18个省份75个城市163个铁路站点,对外通达127个国家和地区581个港口。重庆—新加坡铁海联运时长由10天降为7天,单箱费用由800美金降至600美金,降幅达25%,渝新交往与产业合作的“广度”与“密度”不断增强。

二是物流基础设施能级持续提升。建成投用中新多式联运示范项目核心区(一期)、鱼嘴货运站南站场集装箱功能区、陆海新通道重庆无水港项目、江北机场快件集散中心、新加坡捷开依保税物流仓储等重点项目,显著提升了重庆作为内陆国际物流枢纽的能级。两路果园港综保区完成验收,成为内陆唯一具有“水港+空港”一区双核的综保区。重庆国际铁路综保区完成验收,重庆港口岸扩大开放万州新田港区、涪陵龙头港区、江津珞璜港区,重庆水运口岸的开放发展迎来新机遇。

三是创新机制赋能国际合作。推动建立并常态化运行“中新关际合作”机制。实施中新海关AEO高级认证企业互认安排,享受简化通关手续、降低查验率等便利措施,梳理交换重点AEO企业名单超过100家,位列西部第一。推广中新海关“单一窗口”货物申报“一单两报”数据互换项目合作试点,累计已超1800单。助力重庆乃至西部地区更好融入国际“大循环”。

下一步,我市将结合“十五五”规划编制,以陆海新通道建设为牵引,以数字化、绿色化转型为抓手,促进中新互联互通项目提质增效。力争到2030年,基本建成通道高效运行、产业深度融合、规则创新引领、绿色数智赋能的中新互联互通示范项目交通物流高质量发展体系,助力重庆以更加自信、包容的姿态链接全球。

(  作者:杨雨实 刘然可 卞凯翔  )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