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重庆新闻 > 正文

中新金融合作十年的创新成果转化为机构的“发展动能”和企业的“降本红包”

“中新金融合作十年来,金融合作始终扮演着先行先试的‘桥头堡’角色,落地的‘首创首单’业务规模超过30亿美元。”市委金融办副主任龚荣洁在11月10日举行的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实施十周年成效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这些创新成果最终都转化为机构的“发展动能”和企业的“降本红包”。

55666.jpg

市委金融办副主任龚荣洁。杨雨实 摄

坚持扩大制度型开放合作,全力转化为金融机构的“发展动能”。

通过不断激发金融市场活力,努力从中新合作的“小切口”打开西部开放的“大格局”。落地74项开放创新政策,成为中西部首个“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双试点城市,让金融机构可服务的市场更大、可开展的业务更广。搭建中新金融峰会合作对话通道,成为中国西部地区与东盟各国金融行业交流合作的“金字招牌”,让金融机构与企业的交流更加深入、互动更加有效。拓展陆海新通道金融区域协同新空间,推动建立通道沿线“13+2”省区市人民银行联动机制,组建陆海新通道金融服务联合体,搭建起陆海联动、产融结合的跨区域金融生态圈。

ScreenShot_2025-11-10_210807_752.png

灯光与江面粼粼波光交相辉映,与洪崖洞、千厮门大桥的夜景相融,共同勾勒出重庆夜间天际线的核心坐标,尽显山城滨江夜景的独特魅力。受访方供图

聚焦实体企业服务需求,努力实现“融资更便捷、成本更低”的目标。

依托中新合作,搭建中西部领先的跨境投融资通道,累计帮助企业跨境融资217亿美元,让企业看见政策红利、让百姓感受便利温度。比如,远达环保公司借助中新通道获得3000万元人民币绿色跨境贷款,有效推动智能绿色转型。宏光船舶依托中新项下多方合作,完成目前世界上舱容最大、技术领先的乙烷运输船融资租赁项目,价值1亿美元,有力提升中新化工原料航运服务能力。又比如,在数字金融方面,共同打造的中新跨境电商服务平台,创新境外机构境内外汇账户模式,服务西部企业跨境结算超5亿元。以前企业收汇、结汇、资金清算需要1-2个工作日才能完成,现在通过平台实时就能收付,大大节省了时间和人力成本。

未来,在中新金融领域,重庆将重点深化三方面合作:一是绿色金融,推动中新绿色标准对接,扩大绿色跨境融资规模,推动新加坡绿色基金投资重庆的风电、光伏项目,这意味着重庆的新能源企业、制造业转型企业能获得境内外更具成本优势的资金支持;二是数字金融,扩大数字人民币跨境结算试点范围,在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等新业态以及物流支付等新场景实现常态化应用,让企业和市民跨境支付更便捷;三是中小微企业服务,推出更多“中新专属”小微企业信贷产品,比如针对出口东盟的企业,开发专属产品,给予政策倾斜,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下一步,我们会继续推动中新金融合作‘接地气、惠民生’,让金融创新不仅有‘首单’的突破,更有‘持续’的效益。”龚荣洁说。

(  作者:杨雨实 刘然可 卞凯翔  )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