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重庆新闻 > 正文

从“十四五”到“十五五” 打开高质量发展新天地

10月20日至23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审议通过“十五五”规划的建议,为未来五年的发展擘画新蓝图。这是初心使命的再宣示,是接续奋斗的再出发。全会精神传遍巴渝,让重庆干部群众倍感振奋。从“十四五”到“十五五”,打开高质量发展新天地。今日一起聚焦。

蓝图绘就启新程 信心满怀向未来

这两天,从城市街道到乡村院坝,从产业园区到大学校园,人们第一时间收听收看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认真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各地机关单位和街道社区的微信群里,大家积极分享全会公报和解读文章,热烈讨论着“未来生活的新期待”。

重庆社科院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邓靖认为,这次全会擘画了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国家发展的宏伟蓝图,充分彰显了党中央高瞻远瞩的战略谋划和继往开来的历史担当。

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高健告诉记者,他们将科学谋划全市“十五五”经济社会发展思路,迭代升级现代化新重庆建设的目标体系、工作体系、政策体系、评价体系。

“扎实推进城市功能补短与品质提升,一体推动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建设。”市住房城乡建委党组书记、主任唐小平说。

市商务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孙熙勇提到,将科学编制《重庆市“十五五”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规划》,努力在西部地区带头开放、带动开放中展现新作为。

市科技局副局长王伟表示,加快构建“416”科技创新布局,一体推进高能级平台建设、高水平技术创新、高质量主体培育、高层次人才引育、高品质创新生态营造。

五年,是时间的量度,也是奋斗的刻度,回望“十四五”,这是一段极不平凡的历程。“十四五”期间,我国经济总量连续跨越110万亿元、120万亿元、130万亿元大关,2025年预计可达140万亿元左右;C919国产大飞机翱翔蓝天,福建舰向海图强,“大国重器”频频出圈,绿水青山画卷舒展,人民生活更加美好。

把目光投向我们身边。重庆,是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内陆开放综合枢纽,紧扣“两大定位”,3400万巴渝儿女砥砺奋进。过去5年,重庆经济年均增长5.7%,成为中西部首个经济总量超过3万亿元的城市。笔记本电脑产量连续11年居全球第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量从2020年的4.3万辆增长至2024年的95.3万辆,量质齐升,“新”潮涌动,来看“重庆造”描绘出的这幅产业新图景。

"重庆制造" 向新而行

在赛力斯汽车超级工厂,3000多台机器人智能协同造车,关键工序100%自动化,全程采用AI智能检测系统,小到拧紧一颗螺丝,都可以实现100%质量监测追溯。

在长安汽车数智工厂,800多台智能化设备、1400多只机器人手臂,让制造效率提升了40%。每60秒就有一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走下生产线。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董事长朱华荣说,将用新能源“香格里拉”计划、智能化“北斗天枢”计划、“海纳百川”全球化的计划,坚定不移地作为重庆打造新能源汽车之都的“主力军”,把中国汽车产业在这一轮创新实践当中所创造的优势向全球进行普及。

“重庆造”新能源汽车,为这座城市提供着发展的新动能。而放眼全市制造业版图,一派新潮奔涌,“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和“416”科技创新布局积厚成势,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先进材料3大主导产业集群向万亿级迈进,高附加值的新兴产品,不断生产放量,带动产业链、撬动新蓝海,“重庆制造”的竞争力加速成势。

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凌健表示,将继续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具有重庆辨识度和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巴渝大地,涌动高质量发展的蓬勃生机。重庆地处内陆腹地,肩负在西部地区带头开放、带动开放的重大使命。回望“十四五”,重庆聚焦内陆开放高地建设,延通道、拓平台、优环境,展现出澎湃活力。在这片开放热土上,南向有西部陆海新通道联通东南亚,西向有中欧班列直达欧洲,东向有长江黄金水道出海,北向有“渝满俄”国际铁路班列连接俄罗斯,空中国际航线覆盖五大洲全球航线网络。这种交通的立体贯通不是宏观概念,而是具象可感的生动实践:果园港、珞璜港、新田港、龙头港依江分布;“米”字型高铁网,并入国家“八纵八横”的大棋局;“点”与“线”的互联互通,将江北国际机场、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重庆东站等一个个关键园区、基地、枢纽站串珠成链。

我们来看中欧班列一位驾驶员,他眼中的开放大通道。

加快打造内陆开放综合枢纽

跨越山海 连接世界

在西南地区最大的货运编组站内,一辆载满“重庆造”的列车即将出发,开往德国杜伊斯堡。从2021年,中欧班列(成渝)从重庆、成都两地首发,由此诞生我国首个由两个城市共同运营的中欧班列品牌。到如今,中欧班列(成渝)已累计开行超过2.2万班次,占全国开行总量的30%以上。

国铁成都局重庆机务段兴隆场南运用车间电力机车指导司机肖浩的手账本,记满了这座城市开放的轨迹。他告诉记者,在五年之前,中欧班列一天可能就是一两列、两三列。现在频次比较多了,一天可能有八九列,而且输运效率提高了,像这么厚一本手账,一般大概三个月就写满了。

“十四五”期间,我市持续打造中欧班列(成渝)、西部陆海新通道、“渝车出海”品牌,物流通道越建越宽。西部陆海新通道联通全球127个国家、574个港口,运输货物箱量、货值年均增长约30%,居沿线首位。中欧班列(成渝)线路已增至50余条,覆盖了欧亚120余个城市节点。

肖浩说:“未来五年,我希望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的网络越来越发达,发展得越来越好,然后我们的效率更高、班次更多,经贸发展更发达。”

今天的重庆,内陆腹地已然成为开放前沿,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欧班列跨越山海、走向世界;科创引领新质生产力创新突破;数字化浪潮提升城市治理效能;城市更新延续历史文脉更迭产业质态;民心工程民生实事,提升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底色成色……再走进小社区,来感受这座城市的大变化。

“老破小”蝶变“幸福里”

在九龙坡区民主村,从2022年开始的城市更新改造,让“老破小”蝶变为“幸福里”。社区里,不仅生活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还有新建的社区会客厅、广场等,成为居民开展文化活动的“主阵地”。

九龙坡区谢家湾街道民主村社区艺术总团团长彭其碧说:“我们有了自己的地盘跳舞;我们的居民有一点小病,15分钟就可以到社区的医院;不愿意在家里面吃饭,我们就在饭堂吃饭,又有肉又有菜又有水果,所以我们感到相当的幸福。”

“十四五”期间,重庆打造了一大批满足全时域、全龄段需求的“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就近解决教育、养老、看病等需求,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舒适的幸福生活。

九龙坡区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鲁玲告诉记者,他们以民主村为基础,整合了5个社区,在全市首批建设“15分钟高品质生活圈”。以此为基础,九龙坡区“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建设已经全面铺开。

从产业变革、科技创新,到便民服务、便民设施,“圈”出居民们的获得感、认同感。经济发展、民生福祉,在这座超大城市生动铺展。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十五五”新程将启,我们一起锚定目标,勠力前行,共同跑好梦想征途中这关键一程。

(重庆广电-第1眼TV 傅了 袁媛 吴静 李艺 丁琳 尹力 陈力 综合报道)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