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綦江区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一张超特高压线网图吸引了记者注意:15条超特高压线穿綦江而过。记者了解到,这些线路的总里程至少超过500公里。其中,不乏“西电东送”的主干通道,它们负责将西部的电源源不断送往长三角地区。值得一提的是,这些线路所穿越的地区,大多是群山与密林。进入夏季,连日高温、雷电频发,山火险情是能源运输安全的最大威胁之一。今年夏天来临之前,当地上线了“渝黔超特高压输电走廊智管”场景,火灾处置,就是其中的核心场景。
以往,如果一线发现火灾隐患,上报处置通常需要多方协调,如今,基于这一智管场景,一线人员一旦发现隐患,即可通过“渝快政”一键提交,系统进行研判后,能够快速将任务分派至责任单位,谁负责处理?处理进展如何?一目了然,全程追溯。
除了前期分派任务,在后端决策环节,智管场景的“山火作战立体沙盘”还发挥着“军师”的作用。一旦发生山火,系统可以通过实时参考现场风速、坡度等环境数据,利用先进算法,快速推演出山火即将蔓延的方向、速度,精准定位可能受到山火威胁的超特高压塔线,指挥应急队伍对预警区域的超特高压塔线开展抢险和保护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