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度是全年工作承上启下的关键季、攻坚季,如何攻坚?打好今年经济发展的“下半场”,重庆又有怎样的“关键作为”?今日聚焦,我们首先一起走进赛力斯超级工厂,看看那里的产业大脑。

在重庆龙头车企赛力斯的超级工厂总装车间,一批华为智慧大灯刚刚从分拨中心运抵生产线 ,有了产业大脑的调控,供需双方精准匹配。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分为上、中、下游三个环节,生产一辆车,需要10000多个零部件,由分布在各个地区的多级供应商生产和集成,任何一个细小零部件缺货,都不能组装成一辆完整汽车。记者在产业大脑上看到,所有所需零部件的种类和数量,每分钟都在自动更新,如果有差缺件,“产业大脑”就会发出预警。

优化调度,不仅在企业运行这一微观层面,在我市各部门的统筹推进下, 重庆产业大脑目前共布局建设三大分区, 汇集50多亿条各领域产业数据。 通过产业大脑所链接的全国企业资源库,颗粒度被精准对齐 。而除了拿捏海量数据的“智商”,产业大脑还展现出“情商”, 连企业负责人是不是重庆老乡这样的关联信息,都能抓住。

如何打好下半年“关键战”,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四个字:“优准实稳”。从企业到全市产业大脑,50多亿条产业数据的流动,实则带来的是工作体系重构、业务流程再造和体制机制的重塑,其核心价值,正在于一个“优”字。

重庆提出,要优化经济运行调度,紧盯投资、外贸、消费、项目建设等领域,优化政策供给,就是说,既要抢前争先,还要在复杂变量中寻求动态适配的最优解。如何解?须在“准”字上下功夫,重庆提出,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向,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特别是要更好实现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来自市经济信息委消息,今年上半年,我市招商引资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超半”,精准施策下,“投资重庆”品牌矩阵效益凸显。

市经济信息委介绍,上半年,通过持续优化投资决策、政策兑付等十大机制,举行“投行投重庆”“万企重庆行”等专题活动,全市招商引资量质齐升。

走进位于长寿经开区的这家新能源核心零部件生产企业,刚刚建成的数字化产线开足马力,一块块新能源电动车的超长续航换电电池正在下线。这是当地招商部门奔赴浙江招引的20亿级制造业项目,从签约到一期项目开工、投产,用时不到3个月。值得一提的是,这个项目的落地也填补了当地新能源装备产业三电系统生产的空白。

同样跑出招商引资“加速度”的还有位于渝北区的千亿级航空产业项目。在方大重庆航空城内,技术人员正在对一架空客A320进行维修,10公里外的附件车间,多个民用运输机刹车与机轮维修任务同时进行。

投资、出口、消费,“三驾马车”有何表现,投资方面,最新统计显示,1—7月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775.6亿元,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先进材料等具有引领性的产业集群加速成势;外贸方面,前7个月,重庆外贸进出口总值4344.6亿元,同比增长9.1%,高出全国增速5.6个百分点;消费方面,上半年,全市社零总额超8300亿元,居五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首位。去年,重庆在这份榜单中位列第二,今年是勇攀第一。

说了“优”和“准”,我们再来看看“实”和“稳”,全力拼经济促发展,我市提出要切切实实拿出实招硬招,补齐短板弱项,高质高效常态化地做好服务企业工作。如何实实在在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我们接着关注。

位于万盛经开区的西塞动力是一家专注于汽车零部件加工的小微企业,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迅猛发展,企业陆续接到为新能源汽车副车架提供加工服务的订单,生产设备的更新换代迫在眉睫。了解到这一需求,园区送来一份金融“大礼包”,企业得以通过融资租赁的方式引进6台新设备,政府还补贴了部分融资租赁费用。

同样是帮助企业解决“急难愁盼”问题,永川区聚焦企业用地审批、基础设施配套等共性堵点,建立了“领导包联+部门落实”机制。位于双石镇的这家汽配企业,原本与相邻闲置厂房共用省道旁唯一大门,但周边厂房入驻新企业后,共用通道被切断,企业面临“无门可出”的困境。当地政府联动相关部门及第三方技术团队,通过地形测绘和道路安全评估,最终制定出既规避办公楼拆迁,又满足省道规划安全标准方案,为企业打通了生存发展的通道。

企业事无小事,把可触可感的“实招硬招”,真正融入到服务工作中去,为市场主体解缚松绑,企业才可能轻装上阵、发展壮大。瞄定各项目标,最后还要落在一个“稳”字上,稳投资稳增长,及时发现处置各类风险隐患,才能全力维护社会平安稳定。

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党委委员、总经济师余贵玲认为,当前,全市各项工作扎实有序推进,经济延续了上半年持续向好的积极态势,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有望顺利实现。一是“生产端”看,持续抓细抓实常态化服务企业工作机制,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向,强化生产性服务业提质增效,加快塑造新能源汽车等支柱产业新优势。二是“需求端”看,全力扩大有效投资,及时、有力地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中央预算内投资等资金,加快“投资于人”谋划落地。通过落实促消费政策、积极开拓东盟、中东等重点市场,切实稳定内外需。三是着眼安全,抓好能源保供、安全生产底线,有效防控重点领域风险。

相信重庆上半年经济向上向好态势,为打好今年经济发展的“下半场”,夯实了根基,鼓足了信心。我们也期待“优准实稳”,四字如四梁,撑起发展的大厦,在现代化新重庆建设中,一步一个脚印走在当下,行稳致远地走向未来。
(重庆广电-第1眼TV记者 傅了 吴静 袁媛 丁琳 尹力 李波 陈力 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