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被称作“恐龙脊背上的城市”。近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重庆黔江恐龙化石抢救性发掘”新闻发布会。发布会官宣:黔江成为我国西南地区唯一的白垩纪恐龙化石集群埋藏地,重庆也由此成为全国罕见的同时拥有侏罗纪、白垩纪恐龙化石群的省市之一。

全国罕见!
重庆同时拥有侏罗纪白垩纪恐龙化石群
黔江区现已发现2个主要化石富集层位,有400多个化石发现点和5个化石富集区。在两年的抢救性发掘过程中,原址保护了大量恐龙化石地质遗迹,发掘标本涵盖蜥脚类、鸟臀类、兽脚类化石,呈现保存状态好、完整度较高、科研价值高等特点。发掘期间,同步发现命名“长生黔江龙”恐龙新属种。这是西南地区首个鸭嘴龙类新属种,填补了东亚晚白垩世恐龙动物群研究的重要空白。

黔江区委书记罗成说:“现在我们有2个主要的化石富集层位,最大厚度达到了12米,化石分布范围是5.7平方公里,在全国资源的规模量也是罕见的。”
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扈万泰介绍,黔江恐龙化石时代极具代表性,化石资源丰富、化石类群全、研究价值重大,具有很高的科普和文化旅游价值。

黔江与恐龙化石的故事,始于上世纪中叶。1960年,黔江恐龙化石被正式记录于区域地质调查报告。1974年,原四川省107地质队王长生教授带队开展第一次小规模发掘,正式确认恐龙埋藏。2002年,山阳岭恐龙化石点被列为黔江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在黔江区规划展览馆建设施工时发现恐龙化石,黔江区文管所牵头开展抢救性发掘。2018年以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持续开展黔江正阳恐龙化石调查及保护研究工作,取得了丰富的阶段性成果。2023年6月,黔江恐龙化石抢救性发掘工作获自然资源部批准同意。以此,重庆敲开了白垩纪的门,开始了一场跨越8000万年的时空对话。
不仅仅是黔江,亿万年前的重庆,河湖遍布、森林茂密,是恐龙繁衍生息的乐园。截至目前,全市29个区县已发现70余处恐龙化石。今年4月,云阳世界地质公园正式获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称号。其中的关键,也在于恐龙化石。

恐龙化石长城!
云阳成功“申世”的关键密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世界地质公园的核心评价标准,是必须拥有具备全球价值的地质遗迹。云阳世界地质公园的中侏罗世恐龙化石群,具备时代跨度大、分布范围广密、化石类型丰富的特点,这也是云阳成功入选的关键。

在云阳县普安乡老君村的云阳恐龙国家地质公园,这面150米长、高度超6米的恐龙化石墙堪称瑰宝。5000余块恐龙化石以原始埋藏姿态凝固在岩层中,形成世界范围内单体最大的侏罗纪原址化石阵列,被古生物界誉为“恐龙化石长城”。它不仅填补了早—中侏罗世恐龙演化的空白,还衔接了恐龙演化过程中缺失的环节。
重庆市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委员代辉透露,整个云阳恐龙动物群,是一个时代跨度非常大的动物群,正好处于云南的禄丰动物群到自贡蜀龙动物群之间的这样一个时间,填补了这两个动物群之间的空白。

在中国科学院唯一的恐龙院士徐星的口中,重庆有着独属的别称——“恐龙之乡”。1957年,古生物学家们在重庆发现并命名了第一具恐龙化石——合川马门溪龙。截至2024年12月,重庆境内已经出土命名的恐龙种类已经达到11种。除了巨型蜥脚类恐龙中的老牌巨龙——合川马门溪龙,这里还有中国西南地区的第一个鸭嘴龙类恐龙——长生黔江龙,亚洲最完整的大型肉食恐龙化石——上游永川龙,剑龙家族里温顺的“小不点”——江北重庆龙,亚洲最古老的剑龙——巴山龙等等。由这些明星领衔的恐龙家族,也成为重庆各地文旅产业吸睛的一大利器。
翘首以盼全世界“恐龙迷”
“申世”成功后的首个五一假期,云阳以世界地质公园为主题,特别推出“龙”环线游,串联恐龙化石遗址馆、龙缸景区等旅游资源,涵盖人文景观、地质科考、自然风貌等多种旅游业态,景区优惠与特色活动双轮驱动,取得了亮眼的成绩单。整个假期,全县累计接待游客145.87万人次、同比增长19.08%;实现综合收入11.2亿元、同比增长27.24%。

游客张艺弋告诉记者,这是一次很不错的体验,他第一次近距离观看了恐龙的化石,还有解说也让他更了解到了一些关于恐龙的历史,是一次很新奇的体验。
对于云阳人而言,恐龙不仅是远古的神秘生物,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依托地质公园建设,当地开发了41个以工代赈项目,带动4000余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打造了32个精品乡村旅游景点,带动5.4万名群众吃上了旅游饭。从单一旅游消费,到主题IP打造,这座近年来因恐龙化石而声名鹊起的城市,正翘首以盼全世界的“恐龙迷”。

在黔江,正阳新城白垩纪恐龙遗址公园,已初见雏形。未来,游客不仅可以参观恐龙博物馆、探秘馆,还能通过AR/VR技术“复活”恐龙,沉浸式地体验白垩纪探险。抢抓渝厦高铁开通带来的利好,黔江正以“白垩纪恐龙化石群”为支点,撬动从地质奇观到户外天堂的文旅产业全域升级。相关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球有近3亿恐龙爱好者,有120-150座专业恐龙主题公园,含恐龙元素的综合公园超500座。截至2025年,中国的恐龙创意产业,已发展成为集文旅娱乐、数字内容、衍生商品和教育科普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整体规模达到750亿元—900亿元。

重庆如何脱颖而出?今年以来,重庆已举办两场“恐龙+文旅”融合发展学术交流会,邀请相关领域的院士、专家、学者把脉支招。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所长徐星认为,恐龙化石作为一个重要的科学材料,我们必须要把它保护好,但是这不妨碍它成为文旅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资源,需要找到新的方式,思考怎么样让科研成果转化到文旅产业的发展当中。
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马晓龙表示,在国土空间规划过程中,把恐龙资源的区域做妥善安排和处理,这种前置性安排和处理,能够保证未来城市发展和产业发展、资源保护,能够在一种协同的、理想的范围内去发展。
在中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基金会理事长贾跃明看来,重庆云阳已经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一个重要的恐龙化石产地,尤其是侏罗纪恐龙化石的重要产地,今后进一步发掘研究的潜力非常大。

恐龙经济,大行其道。这一早在约6000万年前就已灭绝的古生物,从未像当下这样成为如此有利可图的商品。让恐龙元素成为城市文旅深度融合的新载体、新标杆,我们期待着,更多的“恐龙迷”,能在山城重庆收获穿越时空的梦幻奇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