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重庆新闻 > 正文

“西”引力十足 开放的盛会 迸发西部新动能

为期四天的第七届中国西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今天圆满落幕。记者从成果通报会上了解到,本届西洽会以创新为引擎,签约重大项目247个,其中集中签约项目124个、金额超2000亿元,各区县签约项目金额超1000亿元。西洽会办到第七届,从重庆创办,到西部共享机遇,西洽会正在成为“开放舞台”上西部与世界相向而行的高光时刻。站在舞台之上、高光之下,西部的潜力也跃然眼前。这场以“新西部、新制造、新服务”彰显内涵的开放盛会,怎样以“新”示人?会上结下的硕果,勾勒出怎样的西部新愿景?今日,我们一起聚焦。

签约重大项目247个 助力西部开放新动能强劲迸发

本届西洽会继续以“新西部、新制造、新服务”为主题,首次设置了三个主宾,其中泰国是主宾国,四川是常任主宾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是首次设置的主宾城。三大主宾折射出重庆的开放维度,嘉宾云集凸显重庆影响,而知名企业齐聚则展现山城魅力。本届西洽会招商招展市场化率达100%,参展参会的企业数量、质量较上届均大幅提升,展会效果超出预期。

市商务委主任章勇武介绍,共有来自39个国家(地区)、国内28个省(区、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1300余家企业、机构参加。其中,央企和地方国企212家,相比第六届增长2倍以上;世界500强和跨国公司140家,相比上届数量翻倍。吸引到了超过6.2万人次入场参展参会、参观消费。

招商引资方面,本届西洽会共签约重大项目247个。签约项目量质齐升,区域合作更加紧密,来自广东、浙江、上海等省市的产业项目122个、金额1700亿元,超签约项目总额的一半。同时,央地合作持续加码,补链强链成效也更加明显,签约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先进材料等重点产业项目近170个、金额近1600亿元,超签约项目总额的一半。

市商务委主任章勇武表示,从能级上看,10亿元以上项目近100个,金额近2600亿元,其中50亿元以上项目17个;从质量上看,引入“500强”“专精特新”企业等项目62个,金额近1000亿元,占签约项目总额近三成。一批引领性强、带动性大的项目落地,为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注入强大动能。

据介绍,第八届西洽会计划于明年5月举行,将秉持创新、智能、绿色、开放的办展理念,聚力打造“精准匹配、全球联动、产业赋能”的经贸合作盛会。

西洽会,集聚了来自全球各地的投资者、贸易商、技术提供方和产业参与者,有无数次企业、项目、技术、人才的具体对接与流动。这里的洽谈,并非泛泛而谈,是将宏大的国家战略、政策红利,转化为具象的项目。本届西洽会强化投资促进、贸易合作和带动消费三大平台作用,这也是一次消费端“面对面”直面供应链的精准对接。4天的时间,参展商变贸易商,内外贸一体化发展,会展经济创新出新场景、新模式,发挥“助推器”效应,推动产品加速“出海”。

贸易多元化 消费端“链接”供应链

在国博中心N1馆,500平方米的外贸优品专区里,30多家企业的百余款外贸产品集中亮相。涵盖了汽摩及零配件、电子信息、通用机械、食品和轻工等五大行业。现场最吸睛的就是这两款摩托车概念车了,酷炫的外形引得众多参观者驻足。

在现场,由各大商协会、商超、专业市场、贸易公司等70余家采购商组成的外贸优品采购团,与重庆及部分兄弟省市的企业展开产销对接。精准对接“买与卖”,是西洽会的“西”引力之一。在全球采购对接会国际专场,手拿清单“按图索骥”,就能精准定位潜在的合作伙伴。当四海皆宾朋,会面时的南腔北调就成了一道风景。在重庆与泰国的对接现场,每个洽谈桌上都有泰语翻译这个“标配”,而现场不止有中泰两国企业,还吸引来了其他东盟国家的客商。

中方企业代表黄太林说:“能够面对面沟通了解很多东西,比打电话、视频聊好很多。”

泰方企业代表李丽认为,找可以一起做生意的伙伴,这是很好的机会。

马来西亚华商联盟副会长张润轩告诉记者,把两边的生产性企业和政府相关的部门进行对接,形成落地的销售,聊得非常好,收获很大,让人感觉时间还不够。

火热贸易对接的背后,是西洽会搭建起的从供应链到消费端的桥梁,这座桥梁“不以山海远”。以汽摩企业为例,通过西洽会,中国产的汽车、摩托车可直抵非洲新兴市场。而西洽会上全球优品,也实现了从“展品”向“商品”的零时差转化,它促成的贸易更加多元化:跨境电商、数字贸易等新业态,在此蓬勃发展。

西洽会的立足点,是天高地阔的中国西部地区,空间广袤、潜力巨大,以大开放促大开发,是发展的底层逻辑。西部的开放,从数据中可以直观感知:今年一季度,中西部地区进出口1.84万亿元,增长8.7%,增速高出全国水平7.4个百分点,占全国进出口的比重达到17.9%。从重庆出发,西部最重要的国际物流大通道之一——西部陆海新通道,今年一季度,进出口总值超过2000亿元,规模创历史新高。随着西洽会上贸易、投资、合作的不断扩大,资源西流的“西引力”随之水涨船高,为西部的开放注入新的引力。

连通山海!“开放之门”越开越大

“重庆造”加速出海,离不开物流体系的持续完善。从长江黄金水道到中欧班列钢铁驼队,从西部陆海新通道到“渝满俄”国际铁路,重庆以四向通道构建起开放“枢纽”的立体坐标。今年以来,重庆物流体系建设“多点开花”:2月,首趟阿富汗中亚专列正式开行,运输时效比公路节省3-5天,物流成本节约15%-20%。4月,重庆中亚图定班列也获批开行,“优先级通关、运输零延误、综合成本优”。

重庆乃至西部地区的开放叙事,充满着突破地理局限的努力,以跨山越海而联动世界。荷兰拥有世界第一大港口——鹿特丹港,从重庆发往鹿特丹港的中欧班列,基本实现货仓满载,双方合作渐入佳境。本届西洽会,有8家来自荷兰的企业参展。荷兰驻华大使馆公使衔参赞包适表示,重庆的基础设施和自然环境相当具有吸引力,在可持续发展、水资源管理、能源转型领域,荷兰和重庆有很多合作机会。

西洽会作为国际合作的重要平台,见证了西部由“内陆腹地”向“开放前沿”的蜕变。今年,有许多“西洽首创”成为新的亮点:首设主宾城,香港成为了西洽会第一个主宾城,持续深化渝港合作。正式揭牌的中韩未来设计共创平台,是重庆首次与韩国设计组织机构深度合作的结晶,意味着重庆设计之都的国际“朋友圈”越来越大。“渝品云集”电子商务资源对接大会首次与西洽会联动,为“重庆造”对接跨境电商,搭建全链平台。当通道、物流、经贸、产业在此交汇激荡,一个“举足轻重的西部”走到了世界面前。

在西洽会走一圈,会见到“投资西部行”的火热,会感受到“西洽惠全城”的活力。新机遇、闯新路、绘新篇,又何处不挑战?西洽会之后还须继续破题——当内陆走向前沿,如何打造内陆开放的“强引擎”?敞开开放的大门,如何让世界看见“一个潜力巨大、空间广阔、举足轻重的新西部”。这才是西洽会真正的续章。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