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的水质监测数据忽高忽低,波动频繁,这是什么回事呢?近日,涪陵区惩治一起人为干扰水质监测系统的犯罪案件,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及其法定代表人滕某因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受到法律制裁。
碧溪河全长46公里,流经丰都和涪陵两地,是渝东北地区流入长江的一条一级支流。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中标成为该河流河水水质治理的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然而,在此期间,碧溪河某断面的水质监测数据出现了异常波动,数据起伏剧烈,极不自然,宛如“过山车”一般。
公安机关开展侦查后发现,原来有人 在背后搞鬼!从视频中可以看到,公司安排工人每隔4小时,也就是在白天 自动采样的时间点前, 偷偷向监测点附近抛洒一种名为聚合氯化铝的化学物质。这 是一种无机高分子混凝剂,在水解过程中会伴随凝聚、吸附和沉淀等物理化学过程,其 较强的吸附性可以 干扰监测设备的采样,从而制造出“水质达标”的假象。
去年10月,法院对此案作出判决,这家公司被判处罚金25万元,滕某被处以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缓刑二年。彰显了法律对环境监测领域违法犯罪行为的零容忍态度,也为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敲响了警钟,环境治理必须以真实数据为基础,任何弄虚作假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严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