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华街道电商产业园的直播间里,主播正热情推介着本地的牛油果;不远处白石江街道的老厂房内,咖啡的香气取代了昔日的机器轰鸣;益宁街道的南城集市里,此起彼伏的吆喝声伴随着食物的热气升腾……11月5日,视界网记者随“贯彻全会精神·云岭一线见闻”调研团在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走访,所见所闻,无不展现着全会精神在基层转化形成的生动实践。
老厂区的新生:工业遗存变“创业磁场”
“没想到锈迹斑斑的老厂房,能吸引年轻人来创业!”在白石江街道“重机印象”创意园,临江社区工作人员感慨道。这座始建于1958年的重机厂,曾因企业改制陷入沉寂。

通过“腾笼换鸟”引入社会资本5000万元,并坚持“修旧如旧、修旧如新”的原则,116亩闲置厂房被改造为集工业文化体验、城市休闲消费、青年创业孵化于一体的融合经济圈。如今的创意园里,75家餐饮、婚庆、文创商户吸引了近10万客流,创造了580个就业岗位,其中90%由“90后”青年占据。

据介绍,企业方和临江社区创新设立的340.26㎡“零创空间”,以“零租金”模式孵化着8个青年创业项目,并配套创业基金和闭环奖扶机制。社区还专门派驻了商圈首席服务员,为创业者提供从招商咨询到落地全过程跟踪服务。
电商园的“云翅膀”:让特产飞出云南

“大家看,这是来自我们云南的牛油果,果肉饱满,品质上乘……”在文华街道电子商务产业园,主播们正通过直播间将家乡特产推广至全国。
这个总投资超3000万元、占地3万余平方米的园区,打造了充满活力的新媒体直播助农创业生态圈。园区创新推出“零门槛创业、零风险发展、零距离陪伴”的“三零”服务,全额承担场地租赁、设备采购等费用。


完善的电商云仓、选品中心、直播基地等功能区,以及“曲靖好物”等网店矩阵,使园区日订单处理量稳定在6万单,“618”大促期间更是突破20万单。截至目前,园区直接创造就业岗位200余个,间接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
集市里的“大民生”:小摊位撬动大效益

每逢周三与周六,益宁街道南城集市人声鼎沸。这个曾闲置的巷道,如今八百多个摊位次第排开,单日人流量超2万人次,年交易额预计达2亿元。来自麒麟区东山镇的羊汤锅摊主陈永良熟练地招呼顾客,锅中热气蒸腾。“以前在乡镇,一天顶多卖一两只羊。现在一天能卖十多头,日销售额近4万元。”他抹了把汗,笑容朴实。

市场的爆发式增长背后,是科学规范的管理——划定专门区域、规定经营时间、提供市场信息,并设立爱心摊位,仅收取少量卫生费,优先保障老人、残疾人和低收入群体。一位售卖特色小吃的摊主乐呵呵地说:“周三周六忙两天,比上班一个月挣得还多!”市场的繁荣带动周边居民租房收入增长了50%,千余名创业者在此找到机遇。
陶瓷古镇的薪火相传:千年窑火迎新生


走进越州镇潦浒社区,古老民居依山傍水,古龙窑在村中蜿蜒起伏。这座“千年陶瓷古镇”宋烧砖瓦、明做陶瓷、清制碗碟,至今仍保留着12条明清时期的龙窑,其中新窑长达110多米,被誉为“中国最长的古龙窑”。在一座龙窑前,一位年轻匠人正俯身整理待烧的陶坯。他介绍,潦浒陶瓷几乎涵盖了人类陶瓷史上各个阶段的工艺,至今仍坚持手工拉坯、柴火烧陶的传统。

更令人欣喜的是,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返乡,将新理念注入古老技艺。当地手艺人通过直播介绍土陶茶具,让传统工艺插上“云翅膀”。运营方新爨文旅公司围绕“以陶为魂,以爨为基”的定位,推动产业提档升级。未来将通过建设“一中心三园区”,着力发展日用陶、艺术陶和特种陶。

据统计,潦浒村直接从事陶瓷产业的人员已超2000人,年产值突破5亿元。随着“曲靖潦浒・摩登爨陶集”等活动的举办,这座千年古镇正以“咖香陶韵”吸引八方来客,向着年产值10亿元的目标稳步前行。
记者手记
从老工业区的“腾笼换鸟”到电商园的“数字浪潮”,从市集里的“民生烟火”到千年古窑的薪火相传,麒麟区这些生动的基层实践,正是曲靖市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缩影。它们以实实在在的成效表明,当政策与民意同频,创新与传统共振,发展的画卷自然会既生动又温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