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用青春守护“夕阳红”:更多中国年轻人投身老年护理事业

5月9日,陈胜(左)在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养老服务中心与老人交流。新华社记者 吴思 摄

新华社贵阳5月12日电(记者吴思)为卧床老人翻身、吸痰、吸氧……在贵州贵阳一家养老服务中心工作的“95后”小伙儿陈胜,如今已能将所学的护理技能熟练运用到老年护理工作中,这让“与老年人有着天然亲近感”的他很有成就感。

陈胜就读于临床护理专业,毕业后曾在医院担任护士。2018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进入贵阳这家养老服务中心工作。

起初,工作的困难远超陈胜的预期。作为新手,他每日清晨6点起床,为卧床老人准备早餐、开展晨间护理、更换尿布,有时直至晚上11点才休息。陈胜坦言,刚开始他一度想放弃,但在与老人们的相处过程中,一些温暖的瞬间逐渐改变了他的想法。

一位80岁的李爷爷,患有多种慢性病及并发症,转入养老服务中心时插着导尿管和胃管。经过两个月的综合治疗与护理,李爷爷不仅成功拔管,还能自己行走。

“老人们因为我的努力而康复,这就是我工作的意义。”陈胜说。

除了护理工作,陈胜更注重与老人的情感交流。他曾悉心照料一位爷爷,这位爷爷每天都与他聊天,经常把自己认为最好的东西分享给他。当爷爷离世后,其家人对陈胜的悉心照料表达了由衷感谢,这份认可让陈胜更加坚定了在养老护理岗位上继续前行的决心。

数据显示,2024年末,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3.1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2%。

陈胜注意到,随着中国养老服务需求日益增长,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投身老年护理行业。近三年来,包括“00后”在内,已有十几位年轻人加入他所在养老服务中心的队伍。

2024年1月,《关于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对外公布。作为中国首个关于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综合性政策文件,意见从拓宽人才来源渠道、提升人才素质能力、健全人才评价机制、重视人才使用管理、完善保障激励措施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制度设计。

“90后”姑娘赵雪毕业于湖南省中南大学临床护理专业,自2017年起在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担任护士。求学期间,她曾专注于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研究,这些知识储备让她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能从容应对多种问题。

曾有一位年过六旬的患者多次遭遇脑梗并入院治疗。在与这位患者沟通时,赵雪敏锐察觉到其言语含糊、手部麻木等异常症状,随即向医生报告。随后,医疗团队对患者进行了溶栓治疗,及时化解危机。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官网公布的《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简介及其学位基本要求(试行版)》,将老年护理学确定为护理学的二级学科。

凭借出色的专业能力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赵雪获聘为该学科硕士研究生青年导师。她将临床经验融入课堂,带领学生到病房开展实践教学,组织学生进行老年护理案例研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老年人常患多种慢性病,对临床护理要求更高。我希望更多年轻人投身老年护理,让更多老年人安享晚年。”赵雪说。

(  责任编辑:周凯航  )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