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国际新闻 > 正文

联合国儿基会代表高度评价中国在全球发展和人道主义事业的努力

图为2025年5月30日,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代表桑爱玲在北京启动的“敢作气候担当”青少年应对气候变化倡导活动上致辞。新华社记者 张玉薇 摄

新华社北京10月24日电(记者白旭陆之奕)联合国成立80周年之际,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代表桑爱玲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近年来中国为全球南方国家的国际发展和人道主义工作提供的支持,切实促进了儿童福祉。

桑爱玲指出,这些支持所产生的影响在低收入国家和遭受自然灾害侵扰的国家尤为显著。

她强调:“过去数十年来,中国政府在儿童发展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尤其是在与儿童相关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联合国儿基会为参与助力取得这些成就感到自豪。”

今年适逢联合国成立80周年。自1979年以来,联合国儿基会与中国政府紧密合作,在教育、卫生、营养、儿童保护、应急响应和南南合作等多个领域不断取得成果。

桑爱玲特别提到,自2018年以来,联合国儿基会与中国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和商务部合作,为非洲和亚洲20多个国家的弱势儿童提供支持,覆盖教育、卫生保健、营养、水、环境卫生和人道主义紧急援助等重要领域。

此外,联合国儿基会还积极与中国企业开展合作,拓展南南合作的范围。

“奇瑞集团持续支持联合国儿基会的全球教育项目,并将重点为中国、墨西哥、南非、土耳其、印度尼西亚和越南的项目提供支持。”她举例说,“我们还与中国进出口银行开展合作,共同改善尼日利亚儿童的医疗保健和基础服务。”

除了资金和技术方面的支持,联合国儿基会还积极推动中国与其他国家在妇幼保健、气候变化等重要领域开展知识交流和技术合作。桑爱玲将这种合作视为“双向交流”,中国在与其他国家分享最佳范例的同时,也从其他国家借鉴经验。

她告诉记者,他们还与中国政府积极开展合作,推动完善未成年人保护、无障碍环境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家庭友好政策以及学前教育等领域的相关法律政策。

图为2025年5月30日,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办事处、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以及中国气象学会在北京共同启动“敢作气候担当”青少年应对气候变化倡导活动。新华社发

今年9月发布的《新时代中国推进妇女全面发展的实践与成就》白皮书中指出,中国妇幼健康核心指标位居全球中高收入国家前列,提前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相关目标,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妇幼健康高绩效的10个国家之一。

“伴随中国的快速发展,以及社会生活的不断变化,中国儿童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桑爱玲表示,在儿童发展领域取得显著进展的同时,网络安全、心理健康和气候变化等新挑战也日益严峻,亟需创新解决方案。

她表示,在新阶段,联合国儿基会将继续扎根中国,服务于中国的2.98亿儿童,帮助他们应对新的挑战、抓住新的机遇,“我们优先关注需求最迫切的中国中西部地区,特别是留守儿童、残障儿童等弱势群体。”

桑爱玲自2022年起在中国工作,在过去三年中,她在工作与生活中经历了很多难忘时刻,“不论是我们的项目探访还是倡导活动中,我总会被孩子们鼓舞,特别是他们在逆境中所展现出的坚韧、力量与无限希望。”

一次经历让她记忆犹新:在一次残障融合活动中,所有人一起参与到体育活动中,不论是大人还是孩子,不论残障与否,我们一起踢足球、玩彩虹伞。

“那不仅仅是一次有趣的活动,更是我们所倡导理念的生动体现,一个融合的环境不是给予,而是每个人都享有的权利。”她说。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