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国际新闻 > 正文

通讯丨特殊一课,种下一粒种子

新华社记者蒋国鹏 白舸

“滴答,滴答,下小雨啦。种子说:下吧,下吧,我要发芽;禾苗说:下吧,下吧,我要长大;果树说:下吧,下吧,我要开花……”

8月30日,周六上午,清脆整齐的读书声,从南非约翰内斯堡贝德福德维尤地区的一座宅院里传出。

8月30日,在南非约翰内斯堡的非洲华文教育基金会中文学校,孩子们聆听教师讲述抗战历史。新华社记者 蒋国鹏 摄

记者寻声步入非洲华文教育基金会中文学校所在院落,通道两侧一个个图片展架映入眼帘——展出的60幅照片再现了中国人民经过14年艰苦卓绝斗争,取得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那段历史。

“这是为孩子们准备的特殊一课,”基金会主席韩芳说,“要在他们心里播下热爱祖(籍)国的种子。”

8月30日,在南非约翰内斯堡的非洲华文教育基金会中文学校,孩子们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图片展。新华社记者 蒋国鹏 摄

目前约有300名学生在这所中文学校就读,大多数为出生于南非的“华二代”,也有少数“华三代”。学校主要在周末两天授课,课程包括中文、数学、美术、书法等。

上午11时,正值课间休息时间,学生们接到通知到中厅集合,原本静谧的小院瞬间热闹起来。

“孩子们,今天我们齐聚于此,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图片展。”韩芳说。

“这些珍贵的照片无声却有力地诉说着中国人民所经历的深重苦难、所展现出的惊人勇气和所作出的巨大牺牲。”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选派到这所学校工作的杨秀英、黄博文、庄勇三位教师结合部分照片给孩子们讲述抗战历史。

这堂课,教师们讲得动情,孩子们听得认真。其间,韩芳还亲自为低年龄段孩子们当起了讲解员。

8月30日,在南非约翰内斯堡的非洲华文教育基金会中文学校,教师庄勇给孩子们讲述抗战历史。 新华社记者 蒋国鹏 摄

10岁小学生陈宇梵学习中文已有五年,能够读懂大部分照片的说明。他说,要努力学习知识,让自己变得更好,并帮助周围更多人了解真实的历史,大家一起维护世界和平。

16岁的刘毅涛小学三年级时随父母来到南非。他通过学习和阅读,对抗日战争历史有所了解,平时也会同南非同学交流这段历史。他表示要奋发向上,为祖国贡献力量。

“作为海外华文教育工作者,我们的使命不仅是传授语言知识,更是传承文化,培育具有深厚家国情怀、开阔国际视野和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下一代。”韩芳说,“我们要教育他们,从历史中学会担当、学会珍惜,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积极力量。”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