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国际新闻 > 正文

看唱念做打 听文化共鸣——“文化走亲东盟行”走进越南古都

  6月29日,中国邕剧经典剧目《华容道》在越南顺化皇城阅是堂剧院上演。新华社记者 胡佳丽 摄

新华社河内7月4日电通讯丨看唱念做打听文化共鸣——“文化走亲东盟行”走进越南古都

新华社记者胡佳丽

当中国邕剧《华容道》里红脸长髯的关公在越南古都顺化横刀亮相,台下越南观众脱口而出的是洪亮的中文——“好!”近日,在越南顺化皇城的阅是堂剧院,一场精彩的跨语言共鸣正在上演。

  6月29日,在越南顺化皇城的阅是堂剧院,中国演员为观众送祝福。新华社记者 胡佳丽 摄

6月29日至7月2日,广西南宁市“文化走亲东盟行”活动来到越南顺化市和胡志明市,为越南民众带来特色邕剧《梳妆》《猴王借扇》《华容道》和粤剧《牡丹亭·惊梦》《穆桂英·探谷》《天女散花》等经典剧目,让当地民众领略到中华戏曲唱念做打的功力。

越南对关公的崇拜已绵延数个世纪,历代封建王朝建造多座庙宇供奉关公,民间将其尊为忠义之神。“这种共鸣源于两国共同尊崇的忠、勇、仁、义等理念,相同的价值观跨越了时代和国界。”关公扮演者黄俊成说,“两国民众对关公的崇拜,都是表达对自己、对家庭、对国家的担当。”

  6月29日,中国邕剧经典剧目《猴王借扇》在越南顺化皇城阅是堂剧院上演。新华社记者 胡佳丽 摄

观众席中,许多越南青年是第一次现场欣赏中国戏剧。“演出非常精彩,独具特色。它开阔了我的视野,也体现了世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越南顺化外国语大学学生潘世大威说。

广西是中越文化交流及中国与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作为南宁市对外文化交流品牌项目之一,“文化走亲东盟行”活动自2014年创办以来已走入东盟9个国家。

  6月29日,中国粤剧经典剧目《牡丹亭·惊梦》在越南顺化皇城阅是堂剧院上演。新华社记者 胡佳丽 摄

本次活动的协调者之一、越南民族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丽玉表示,她一直积极为活动牵线搭桥,希望能进一步推动两国文化遗产的推广合作,也希望两国文旅合作不断走向纵深。

越南顺化市外事厅厅长阮文福表示,本次活动是庆祝越中建交75周年的重要活动,也是2025“越南国家旅游年”计划的重要内容。越南统计总局数据显示,越中交流的“双向奔赴”正从文化延伸至旅游领域。今年前5个月,在920万人次国际游客中,中国游客数量超过230万人次,中国成为越南最大的游客来源国。

  6月29日,中国粤剧经典剧目《天女散花》在越南顺化皇城阅是堂剧院上演。新华社记者 胡佳丽 摄

今年也是中越人文交流年,双方交流活动在两国各地多点开花。“秀甲天下 壮美广西”“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等中国地方文旅宣传活动相继在越南举行。同时,两国民众间的红色研学之旅、中越文学对话、壮乡跨国“村晚”、跨境足球联赛、中越界河对歌等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

山相依,水相连,山歌一唱都听见。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