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央媒关注 > 正文

青山入城廓,碧水绕巴渝:重庆绘就山水之城绿色转型新图景

图片

重庆,位于中国西南地区,是中国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直辖市。这里是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的最后一道关口,691公里长江贯穿全境,生态发展直接关系中下游4亿人饮水安全。

图片

当8.2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承载3400万人口,“向山要地”是这座城市生存的必然,更是生态保护面临的挑战。

图片

《绿水青山中国答卷》第十九集《山水之城 重庆实践》将带您见证立体山城如何以智慧破局,绘就生态新图景。

单轨穿楼与绿色交通:

山地城市的出行智慧

图片

重庆市渝中区李子坝站,列车从19层高楼腹部呼啸穿行而过,成为网红奇观。李子坝综合楼设计师叶天义回忆,设计时需破解“轨道交通与房屋建筑两套系统相互牵扯,振动、噪音扰民”的难题,最终通过“轨道与房屋结构分离”的方式解决。

图片

如今,轨道交通分担率稳定在54%,日均客运量超400万人次,成为市民出行首要选择,每日减少碳排放8100吨。

崖壁植绿与湿地净水:

守护长江碧水

图片

大渡口区香涛公园,20年种下1.8万株乡土植物,使山体滑坡发生率下降72%。重庆的“秘密武器”黄桷树,根系深入石缝固定坡面,能护坡,能紧紧包裹住石头,错综复杂的根系还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目前全市已完成1506个坡坎崖治理项目。

图片

九龙坡区彩云湖湿地公园,曾是污水横流的桃花溪,如今靠城市中水变废为宝,生活污水经处理后形成再生水补水,重庆大学湿地生态学家袁兴中教授称其为“城市之肾”,梯级湿地植物像生态阶梯,将水质从Ⅲ类提升至Ⅱ类。

数字治水与变废为宝:

生态治理的重庆方案

图片

重庆市生态环境局构建的“巴渝治水”应用系统,实现了对流域水质的实时动态感知。通过智能传感设备,一旦监测到水质数据异常,系统将即刻触发红色预警并闪烁提示,精准锁定污染源范围,处置效率大幅提高,长江干流重庆段水质连续8年达优的标准。

图片

厨余垃圾处理也有巧思,洛碛餐厨垃圾处理厂经理况前介绍,重庆通过二次转运减少污染,“提取废弃油脂做生物柴油,产生的沼气供8000户居民使用,年发电1.4亿度供4万户家庭使用”,2021年,重庆市中心城区生活垃圾实现“全焚烧、零填埋”。

图片

从单轨穿楼到崖壁植绿,从湿地净水到数字治水,重庆用智慧书写生态答卷。

图片

《绿水青山中国答卷》第十九集《山水之城 重庆实践》将于9月11日18:20档登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CCTV-1),看立体山城如何守护一江碧水,绘就山水之城绿色转型新图景, 敬请关注。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