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首页推荐 > 重庆 > 正文

【新闻第1线】擦亮“涉外法治”名片 彰显对外开放软实力

200余名中外法治界嘉宾齐聚山城,第七届“中国—东盟法治论坛”再续合作篇章!重庆早已不止是论坛 举办地,更是中国—东盟 法治合作 的重要支点。这场高规格 涉外盛会,见证重庆以法治为桥,撑起内陆开放新格局。

本届论坛是在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胜利闭幕不久后在重庆举办的一场高规格涉外交流盛会,也是落实《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行动计划(2026—2030)》的具体行动。来自东盟、南亚多国的立法、司法部门高级别代表,以及相关机构的专家学者,200多名嘉宾齐聚重庆。从嘉宾的层级数量到环节设置,都能感受一个信号——重庆正以法治托举开放,比如,今天(11月21日)的多项合作协议,也将直接在重庆落地。

西南政法大学区域国别学院院长、东盟法律研究中心主任张春良:“这五份协议它包括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它的实施地、效果的呈现地也主要是在重庆,以及重庆和东盟的相关国家之间。”

今天(11月21日)还发布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从丛书编译到仲裁指引,再到法律服务典型案例,这些成果大多由重庆牵头完成,或在重庆落地转化。透过法治这扇窗口,我们看到重庆在对外开放中的软实力正在加速提升。

重庆市律师协会会长何洪涛介绍,近年来充分借助于重庆在陆海新通道当中的优势,形成了“通道+法律+产业”的一个服务,很多案例也得到了司法部的专刊刊发。

老挝公安部移民局内外合作处技术干事负责人明江:“我觉得重庆确实向世界非常开放,尤其是对周边国家,而且中国整体上也非常开放。”

柬埔寨驻重庆总领事馆总领事温伟叶:“对柬埔寨来说,中国是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而重庆真的是一个开放并且充满机遇的地方。”

柬埔寨促进知识产权交易协会会长高佩香:“柬埔寨跟重庆未来肯定合作更多,比如说知识产权、仲裁、调解,还有一些人才培养的项目。”

新加坡翁磊律师事务所主任翁磊:“我们参加这个会议,也是希望能够以后有更多的合作机会。”

市法学会党组成员、专职副会长兼秘书长何国锋表示,努力把“中国—东盟法治论坛”打造成国际化参与和多语种传播的权威性涉外法治交流平台,推动中国与东盟法治合作向更高水平、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发展。

(  作者:重庆广电-第1眼TV记者 周庆 朱春亚 廖梦然  )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