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首页推荐 > 重庆 > 正文

十年累计签约超260亿美元 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硕果累累

今年是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实施十周年。记者从市政府新闻办11月10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截至目前,中新项目累计签约政府与商业合作项目347个,金额达260亿美元,带动中国西部地区与东盟国家高水平互联互通。

作为中国与新加坡第三个政府间合作项目,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突破传统“园区载体”模式,以重庆为项目运营中心,主要涵盖金融服务、航空产业、交通物流和信息通信四大重点合作领域,并向其他领域不断拓展。其中,重庆和新方谋划推动的陆海新通道已成为中新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标志性旗舰项目。

市政府口岸物流办二级巡视员陈尚文:“今年1—10月,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经重庆到发新加坡箱量同比增长12%、货值同比增长28.8% 。”

商务部亚洲司副司长李岸介绍,借助陆海新通道,也带动了西部地区对东盟进出口总额突破1万亿元人民币,越来越多的西部企业也通过重庆—新加坡这个通道“借船出海”。

十年来,中新项目累计实现跨境融资217亿美元,形成33项具有首创性、高辨识度的制度型开放成果,新加坡持续保持我市第一大外资来源国地位,东盟成为我市最大的贸易合作伙伴。项目成功构建起中国(重庆)和新加坡“点对点”对接,带动中国西部地区与东盟国家“面对面”合作的全新格局。

市委金融办副主任龚荣洁透露,落地74项开放创新政策,成为中西部首个“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双试点城市。

市大数据发展局一级巡视员景根元:“我们建成全国首条、点对点的中新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将跨境数据传输效率提升了3倍以上。”

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朱江:“渝新航线从最初每周5班加密至每周24班,‘随来随走’航班波次基本形成。”

市商务委主任、市中新项目管理局局长章勇武:“力争到2030年,把中新项目打造成国际数字规则开放合作和绿色发展国际合作新示范。在数字贸易、跨境算力、人工智能、绿色低碳等领域形成双向赋能、辨识度高、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互联互通项目。”

(重庆广电-第1眼TV记者 王祥 唐畅 廖梦然)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