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是我国“双碳”目标实现的关键力量。当前,我市国资国企正加快推动传统企业转型,大力布局绿色低碳产业,积极培育发展新动能,打造高质量发展“重庆样板”。
不久前,市经济信息委发布第三批重庆市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产品名单,由重通集团自主研发的百万吨级二氧化碳回收装备用丙烯压缩机成功入选。该装备目前已在国内首个百万吨级碳捕集项目——齐鲁石化-胜利油田项目稳定运行超18000小时,累计封存二氧化碳150万吨,相当于植树1350万棵。“十四五”期间,重通集团累计投入1.7亿元用于绿色转型和高端绿色产品研发,相关新产品已经完成产值超10亿元。
重庆通用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副主任蒋立君表示:“我们已将绿色化、 高端化、 智能化列为重点方向。接下来,将进一步聚焦节能减排碳治理 、水处理重大装备国产化,开展技术攻关和产品创新,持续提升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能力。”
在提升自主研发能力的同时,市属国企也正持续深化与央企、民企的协作,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让更多“含绿量”转化为“含金量”。今年初,重庆水务集团与重庆能投公司、重庆辰峰储能科技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利用我市水务设施屋顶、闲置场地等空间资源,携手推进我市首个“光伏+水务”项目。该项目总装机容量达32.67兆瓦,全面建成投运后,预计年均发电量可达2548万度,每年实现碳减排量约1.42万吨。目前,北碚红工水厂、鱼嘴水厂、永川污水处理厂等多个项目已实现并网发电,显著提升重庆水务集团所属厂区的能源自给率与经济效益。
重庆水务环境集团所属重庆水务集团公用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党总支书记、董事谢焱表示:“进一步深化央地合作机制,在资源整合、技术攻关、管理优化等领域,持续加强优势互补与协同合作,在‘水务+光伏’ 的探索之路上稳步前行,全力打造“绿色水务”标杆项目。”
为提升国企绿色发展动能,市国资委从政策层面发力,实施设备更新工程,聚焦制造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运营管理等领域,推动市属国企按需更新高技术、高效率、高可靠性、低能耗的先进绿色设备。同时,推动市属国企建立“首台(套)装备、首批次材料、首版次软件”产品绿色采购渠道,加大采购使用力度,为全市提供更多应用场景和试用环境。
市国资委科技创新处一级主任科员宋海平表示:“坚定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 碳中和,大力发展氢能垃圾焚烧发电、风电设备制造等绿色产业,加快装备制造、化工、建筑等领域,绿色化改造步伐 ,全力以赴控排放、 降能耗 、限污染,提升发展‘含绿量’。”
(重庆广电-第1眼TV记者 杨汶霖 秦睿 特约记者 田济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