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是典型的超大山地城市,桥梁和隧道是城市运行的“咽喉”命脉。近年来,依托数字重庆建设,重庆紧扣数智赋能和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探索出极具辨识度的桥隧智慧治理新路径。主持人看新重庆工作室特别策划 “奋进的重庆 我们的‘十四五’”,一起去看《桥都重庆的“新脑子”》。
第1眼TV主持人丁军:“每天清晨,当这座城市醒来,第一个‘上班’的是谁?是川流不息的车辆,也是唤醒这一切的——城市超级大脑。我现在就位于曾家岩大桥,它不仅是交通枢纽,更是一个拥有超高IQ的‘智能体’。”
重庆曾家岩大桥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工程设施部经理王政荣:“你看平时这个桥上车来车往的,这个路面看着很普通,其实我们在路面下面埋设了地磁线圈,它可以实时地采集我们整个大桥的一个车流量信息,并上传到我们的智慧管养平台。一辆小黄车是代表了20辆车,如果发现在某个部位小黄车发生了堆积,它就是拥堵。我们可以把摄像头切换过去以后,查看一下实际情况,通过我们的高清广播进行一个提示。这里是人骑着摩托车进来了,曾家岩桥隧全线是禁摩的,所以说我们就会提醒他,让他在行驶过程中注意安全,赶快撤离。”
智慧桥隧,不止在管,还有养!桥隧巡检,这项曾经枯燥、重复又高风险的工作,如今已经完全交给了机器人。它们随时在线,数据直传“云端”。
重庆曾家岩大桥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工程设施部经理王政荣:“这是我们自主研发的隧道巡检机器人,它配备了工业级的高清摄像头和红外摄像头, 对我们隧道的裂缝、掉块、渗漏水和地面抛洒物进行一个检测,精准的识别我们隧道的病害,实现了我们隧道桥梁的高效初检。”
无论是交通堵车,还是日常管养,作为“智慧中枢大脑”,曾家岩大桥智慧交通运维平台更是整合了城管、交通、应急等多个部门的数据和资源,跨部门协同处置,实现高效、智能、精准调度。
重庆曾家岩大桥建设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陈骑彪:“我们在曾家岩大桥项目的这个桥梁、隧道及边坡上面布设了这个桥梁巡检机器人、隧道巡检机器人等10余套智能装备。今年1月22日的凌晨,刘家台隧道内突发了一起车辆自燃事件。通过现场的感温光纤光栅和检测设备几乎是‘零延时’发出告警信息,一键启动应急预案,派发救援任务和人员分工,有序组织和调度救援力量。”
从曾家岩大桥出发,但当我们把视野放大,整个城市也正编织起一张智慧桥隧的安全网。科技带来的,不仅仅是出行的顺畅,更是一种确定的安全感。它让这座8D魔幻都市,不仅更有魅力,也更有智慧、更有效率。这就是我们要打造的看得见、摸得着的现代化未来。
(重庆广电-第1眼TV记者 李臻 王晓 王洪亮 王嘉川 丁君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