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首页推荐 > 重庆 > 正文

【眼观阅兵VLOG】一所学校,为何入选抗战“国字号”地标?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举办在即。第1眼TV派出记者直击大会盛况。8月31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新闻中心举办第三场记者招待会。来看记者从北京发回的报道。


记者刘恋:“刚刚结束的这场记者会,也是新闻中心举行的最后一场记者招待会。在刚刚发言人介绍了第四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和著名抗日英烈、英雄群体名录等等。我们注意到,新增的名录当中,有两所学校,其中之一就是位于重庆合川的育才学校旧址。”


1939年,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在中共中央南方局的支持下,决心从教育入手,挽救国家危亡。育才学校的创办,正值抗战最艰苦的阶段,为流离失所的战争孤儿提供了庇护与教育,还培养了大批投身抗战和新中国建设的骨干人才。


在重庆弦歌不辍的,远不止这一所学校。前两天,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我们就见到了一张教育西迁的路线图。抗战期间,30余所高校辗转落户重庆沙坪坝、九龙坡、北碚等地,数量居全国首位。还有200多家工厂迁到重庆继续生产,支撑了战时经济。


新京报记者蒋慧梓:“在抗战时期重庆也是一个重要的大后方,是一块有着很浓厚的红色基因的土地。”


香港NOW宽频记者周志聪:“比较骄傲,对祖国骄傲。因为没有80年前的事情,就没有现在的中国。”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