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首页推荐 > 重庆 > 正文

【关注“7·8”强降雨】数字赋能 筑牢超大城市安全防线

应对此次强降雨,我市三级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也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强化基层网格探头功能,各地加强雨情水情险情的精准监测和预报预警,筑起了保障城市安全运转的第一道防线。

7月9号上午9时,江北区社区网格员陈鸿宇在盘溪河边巡查时发现,河水正迅猛上涨,盘溪二支路附近一处下河口的栏杆被激流冲垮。很快,他就通过手机APP向街道“141”基层智治平台上报。

江北区大石坝街道大路社区网格员陈鸿宇介绍,以前大概他们需要花费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现在通过“141”智治平台反馈给社区,社区再通过账号与街道的指挥中心联系。

20分钟后,巡护人员就赶到现场,通过设置挡板,隔开了激流与行人通道,消除了安全隐患。

江北区大石坝街道智治平台岗负责人白雪:“同时,我们全面开展排查,7月9日上午全面完成盘溪河所有下河口的物理隔档工作。”

在这场与暴雨的较量中,南岸区智慧排水平台也大显身手。走进智慧排水平台中心,20张小屏幕不断刷新着34处积水点的实时情况。这一平台包含36个数字化感知设备,7月9日凌晨三点左右,工作人员在末端收集数据发现,有10处道路积水影响通行,预警平台马上向现场点位值守人员发布指令,要求快速处置。

南岸区住房城乡建委排水管理科科长王文坛:“截至早上8点,除光纤路下穿道,南滨路接巴滨路下穿道需调用大功率抽排设备以外,其余8处道路积水均处置完毕,全力保障道路通行。”

7月10号上午9点,记者在合川嘉陵江滨江路上看到,受降雨影响,江面水位小幅上涨,但城区鸭嘴码头实况水位只有200.8米左右,比平常水位还低2米多。工作人员说,这与智慧平台的综合应用密不可分,通过实时监测江水流速,当地提前开启下游电站闸门,对水位进行合理调控。

合川区应急管理局指挥中心主任刘磊:“通过川渝联动综合应用、防汛抗旱一盘棋应用,横向联动多个部门,纵向贯通多个层级,形成多网融合、多跨协同的实战调度能力。”

据介绍,重庆“数字应急 · 防汛抗旱一盘棋”应用,整合了气象、水文、住建等监测数据,重点开展了中小河流域、大江大河洪水实时测算和山洪灾害风险实时测算,还通过接入救援队伍,构建了快速响应机制。

同样是数字赋能,连日来,江津区多架无人机化身暴雨“侦察兵”。10日上午10点,一架四旋翼无人机缓缓升空,沿着预设航线对城区展开高空巡查,实时传回的画面和各项数据,在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的大屏幕上一目了然。不管是井盖缺失,还是道路积水,无人机都能通过AI精准识别,并将警情自动推送至区三级治理中心。

江津区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主任钟雪飞:“无人机能在暴雨间歇期半小时内,完成方圆5公里范围巡查,覆盖主干道、河道及人车难达区域,发现的问题通过公安、应急等多部门,实现一次飞行,多端联动的智能处置闭环。”

据介绍,截止目前,重庆“141”基层智治平台已实现1031个乡镇(街道)、1.1万个村(社区)、6.5万个网格全覆盖,形成“快速响应—分级处置—协同联动”工作闭环,实现险情隐患从发现到处置的高效运转。

市应急管理局风险监测和综合减灾处监察专员陈顺涛表示,实时更新41类、约3.8万个风险隐患点,做到“一点一策”闭环管理。本轮暴雨,就发布指令2.2万余条、覆盖应急责任人104.3万人次。

(重庆广电-第1眼TV综合报道)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