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本轮强降雨,水利部门已递进式发布中小河流涨水风险提示等预警预报30多期,通过数字赋能,延长洪水预见期、提高精准度。
受降雨影响,9日至10日早晨,我市有8条中小河流超警,其中4条超保。綦江区部分河流水位上涨,清溪河出现超警戒水位,河水淹没了河畔的人行步道。
綦江区中峰水文站监测员陶炫宇:“系统自动监测超警与超保的,密切关注水位,及时上报,并且与上下游都及时联系。”
为应对本轮降雨涨水,水利部门对暴雨洪水风险高的潼南区、合川区、铜梁区等区县启动了水旱灾害防御Ⅳ级应急响应,同步指导区县针对性落实响应措施。在潼南,相关镇街严格按照应急预案要求,结合实时雨情、水情,动态调整防范措施。
潼南区水利局水文科工作人员陈龙:“通过政务水旱灾害防御平台的强大数据汇集,及时掌握上下游最新水情,加强监测预警。”
受强降雨影响,渠江迎来明显涨水过程。合川区主动与长江上游水文局、上游四川省岳池县、武胜县联合会商。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渠道,第一时间将预警信息传送到相关单位、镇街和防汛责任人,同时提前预泄腾库,调度草街航电枢纽将坝前水位降至199.5米以下运行。
合川区水旱灾害防御中心副主任徐小茼:“洪峰已于9日下午顺利通过合川城区,城区最高水位降低了约1.5到2米,没有上滨江路马道,没有对城区群众生产生活造成影响。”
长江长寿段7月10日迎来洪峰过境,水位上涨约3米。当地通过高清摄像头全天候智能监控重点码头、航段,及时发现并处置安全隐患。长江万州段也将迎来新一轮洪峰过境。当地水文、海事等部门密切关注水情变化,强化信息共享、协调联动,并督促相关单位、船舶提前做好应对准备。
(重庆广电-第1眼TV综合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