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首页推荐 > 重庆 > 正文

【联播观察】渝车出海:从产品出口到产业链出口的跃升

当欧盟国家宣布2035年禁售燃油车,当拉美地区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增速狂飙,“出海”,已不再是时代写给中国车企的选择题,而是一道关于谋求更长远发展的必答题。在这张全球产业竞争的考卷上,重庆以首个海外新能源整车工厂起笔,亮出破题之法,来看今天的《联播观察》。

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Ladies and gentlemen,Sa Wa Di Cup Tutu Kun!”

一年半前, 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在泰国向全球官宣“出海”新蓝图,一年半后,重庆的首个海外新能源整车基地——长安汽车罗勇工厂正式投产,开启“渝车出海”新篇章 。

长安汽车副总裁王辉:“规划的一共是20万辆的产能,目前产品是深蓝S05, 第二款产品已经在做生产线改造投产了。”

深蓝汽车总裁邓承浩透露,把S05打造成一个全球月销2万台以上的全球战略“大单品”。

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立足泰国、面向东南亚、辐射全球,我们到2030年的海外销量目标,原来是120万辆,现在调整为150万辆。”

这是长安汽车首次官宣目标调整。在全球汽车产业激烈竞争的当下,30万增量的底气,源自重庆制造的内功。

记者在长安汽车罗勇工厂的焊接车间看到,智能焊接机器人正在不停地上下挥舞手臂,整齐的节奏、高效的产出,感觉就像是回到了重庆的汽车工厂,事实上,它们集聚的正是“重庆智慧”。

长安汽车泰国罗勇工厂焊接车间主任窦子杰:“我们也是跟重庆本土有经验的集成商,一起来打造完成的这条生产线, 关键工位100%的自动化,整体车身精度可以达到98%左右,在泰国当地都是处于领先的水平。”

在涂装、总装等核心工艺车间,我们目之所及的诸多生产装备都是“重庆制造”,要说有什么和重庆工厂不同的,那就是这些设备的使用者了。 在长安汽车罗勇工厂里,泰国本地员工占比高达90%以上,其中,不少人已经去过重庆接受专业培训,班组长阿Bee就是其中一位。

长安汽车泰国罗勇工厂总装车间班组长Bee:“重庆的工厂特别大,让我惊叹。我跟着那里的老师,学会了精益装配和质量控制的技术。”

长安汽车泰国罗勇工厂总装车间主任张小斌:“有一整套成熟的完整的流程体系,我们也吸收和结合了泰国当地的文化、习惯给我们泰国员工进行培训 。”

从设备到技术、从标准到员工,重庆首个海外新能源整车基地的落子,也是一套“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所蕴含的产业逻辑和生产体系的落地。 泰国工业部部长在接受我们独家专访时,多次提到“供应链”这一关键词。

泰国工业部部长Akanat Promphan:“这是历史性的一刻,我们希望长安在泰国能够成为国际投资的范本和榜样,欢迎长安,欢迎这一新的供应链。我们也很有信心建构新的供应链,服务全球市场。”

很显然,泰方对“渝车”有更多期待。 泰国总理佩通坦在会见长安汽车代表团时,就对其全产业链布局表示肯定。重庆车企,能为泰国汽车产业赋能的,绝不仅止于这一个厂。 以此为抓手,重庆正积极推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企业抱团出海,在泰国形成一条具有重庆辨识度的汽车供应链。其背后,是 “渝车出海”的全局眼光和长远思考: 早在2023年,重庆出台的“渝车出海”行动计划就提出,要实现由产品出口向产业链全面出口的跃升 。

长安汽车副总裁王辉:“更关键的是,我具备了在海外建设海外基地的这个能力,我们要以东南亚这个区域, 作为我们生态出海、体系出海的一个孵化点,然后快速向其他国家去复制。”

市经济信息委党组书记、主任王志杰表示,首个海外新能源整车基地的正式投产,是“渝车出海”的标志性成果。下一步,将加强整车和零部件协同出海, 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之都,推动渝车加速驶向全球。

“加速驶向全球”, 在泰国连日来的采访,我们对此感触颇深:不管是工厂外整齐码垛的“中欧班列”集装箱,还是罗勇工业园随处可见的中国元素,以重庆汽车产业为中坚力量的中国汽车正在书写新的历史。

从长安汽车罗勇工厂开车不到半小时,记者就来到了另外一家中国新能源车企比亚迪的泰国生产基地,不仅如此,打开地图,更多中国车企的标记正在点亮。他们的“抱团”发展,集聚起中国汽车工业出海的强大势能,而渝车出海,正在为中国新能源出海大军,照亮驶向“深水区”的航向。

(重庆广电-第1眼TV记者 李臻 吴国盛 肖洁)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