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今年以来,我市聚焦需求引领,大力实施新型消费培育、消费载体提质等“六大工程”,建成一大批兼具“国际范、巴渝风”的特色消费新场景、新地标,不断促进本地消费、吸引外来消费, 今年一季度, 重庆中心城区对全市社零总额增长贡献率居近年来最高水平。
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魅力重庆”无人机灯光秀连演五场。数千架无人机以天为幕,以光为笔,在城市夜空勾画出一幅幅震撼图景,现场累计观看人数超120万人次,显著拉动两江四岸夜间消费。
便利店经营者欧阳亮:“我们现在都差不多搞到晚上两三点钟,而且外国人都很多,以前没这么多外国人。”
除了天空的无人机,重庆独特的“山城洞天”,也打造出一批兼具历史底蕴与现代文旅特色的消费新场景。在渝北,地下之城老火锅拥有208张餐桌,可容纳上千人同时烫火锅;位于九龙坡区的军哥书屋,独特的防空洞空间与全民阅读文化,吸引众多游客打卡体验。
九龙坡区军哥书屋老板苟军:“以学生、外地游客为主,多的时候一天有四五百人。”
在持续打造一批防空洞、江岸、老街、天台等独具重庆特色的消费新场景的同时,我市充分发挥“立体山城”、“光影江城”等特色优势,构建具有巴渝特色的城市商圈发展体系,并通过“一店一策”,支持大型商超、购物中心等进行改造。在解放碑,重百大楼以打造“重庆网红地标百货”为目标,前不久启动焕新升级,引入重庆现存最老的茶馆——交通茶馆,并打造“火锅江湖”“山城巷子”等七大沉浸式主题场景,一站式打卡巴渝风情,构建沉浸式体验新生态。
重百大楼总经理杨薇:“比如说我们在负1楼,我们会去打造一个山城掌柜、烟火市集这样的一个卖场,就是我们会集合重庆38个区县的一些好物好产,提供给广大的消费者。”
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带动下,今年一季度,重庆中心城区社零总额合计2091亿元,拉动全市增长2.1个百分点,增长贡献率达50.1%,为近年来最高水平。二季度,我市将组织开展“全域全季消费潮”活动,紧盯“五一”、“六一”、“端午”、“6·18”及“西洽会”“女足锦标赛”“世预赛”等重要节点,组织开展超500余场系列消费促进活动,持续激发市场消费活力,力争今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达5%,商业增加值增速6%以上、高于全市GDP增速。
市商务委运行促进处处长王顺辉:“积极顺应消费新趋势、新需求,着力推动商文旅体健深度融合,打造消费新场景,增加消费新供给,激发消费新动能,持续将旅游的‘流量’转化为消费的‘增量’,为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提供重要支撑。”
(重庆广电-第1眼TV记者 毛林涛 王祥 特约记者 余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