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首页推荐 > 重庆 > 正文

【拼经济 抓发展】专注“定制化” 小厂也能“杀”入大市场

一季度,我市外贸进出口总值1651.4亿元,同比增长4.1%。这其中,民营企业表现亮眼,进出口831.7亿元,增长23.8%,占进出口总值的50.4%,拉动重庆进出口增长10.1个百分点。重庆民企抢滩海外市场有何密码?接下来我们走进一家摩托车企业,看看它如何在风云变幻的海外市场“拼”得一席之地。

重庆宏立摩托车事业部总经理胡小波:“这款车就是卖欧洲的,它适合在山上骑,深齿防滑的,路比较烂,南美的款式更注重外观。”

记者廖洋益:“更炫一点。”

重庆宏立摩托车事业部总经理胡小波:“对。”

重庆宏立摩托车事业部总经理胡小波:“这是我们给非洲开发的一款医用三轮车,当时莫桑比克总统选举,护卫队来订了一柜子集装箱的产品。”

记者廖洋益:“总统护卫队用的就是咱们这款车?”

重庆宏立摩托车事业部总经理胡小波:“对。”

走进位于巴南的宏立摩托车制造有限公司,仿佛进入了一个摩托车展览会。“定制化”,是宏立摩托最大的特色。

重庆宏立摩托车事业部总经理胡小波说:“有客户需要100台弯梁车,我给他定做100台,需要50台越野车,我就给他做50台越野车。大的工厂追求的是产业化,订单几千上万,就忽略了小客户的需求,我们正好就做小客户的需求。”

从2000年左右开始,随着国内摩托车市场的逐渐饱和,像宏立摩托这样的重庆摩企开始尝试开拓国际市场。2024年,重庆摩托车出口502.7万辆、204.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2%、25.9%,量、值均居全国第3。重庆已成为中国重要的摩托车生产和出口地之一,“产业链”能力不断提升。

重庆宏立摩托车事业部总经理胡小波介绍:“我们重庆摩企的优势就是反应快。有一次有个客户要求我们12天交货,客户说这个货必须得要交出去,不然的话他就采购其他的公司的车了,采购印度车了,当时我们就12天时间给他搞定了。”

记者廖洋益:“为什么我们能做到这么快?”

重庆宏立摩托车事业部总经理胡小波:“跟我们重庆的产业链配套资源体系的完善很有关系,我们一般的配套体系都有主供和副供,就是两个体系,如果说主供跟不上,副供马上就上了。”

记者廖洋益:“接下来公司的发展计划是什么?针对海外市场,还会拓展到哪些国家?”

重庆宏立摩托车事业部总经理胡小波:“我们的非洲市场肯定要稳住,稳定我们的饭碗。 我们未来的方向应该是南美,现在南美市场销量一年就3万多台,我希望未来三年会上10万台。”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