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重庆加力扩围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财政资金高效落地,政策红利持续显现,有力带动消费。
手机、笔电等数码产品,成为今年“以旧换新”政策的新亮点。记者在大学城商圈看到,相关品牌店借势焕新开业,优惠政策集中释放,实实在在激发了消费热情。
一位市民说:“我所了解到的一款手机,现在他们店面能补贴300块,再加上咱们国家的补贴500块,价格还比较可以。”
家电成为“撬动效应”最明显的品类。补贴政策一出,厂家、商家纷纷响应,叠加促销让利、节日活动等多重优惠,带动门店人流和销售双增长。
重百电器璧山店店长刘志勇介绍,一季度他们整个门店销售额增长40%左右,冰箱、空调,还有厨卫、电视,增长幅度都非常大。
家装领域补贴比例普遍在15%,虽不及家电,受金额基数大、覆盖品类广等因素影响,同样实现拉动效应。
某家具品牌门店经理洪吻告诉记者:“我们现在的国补政策,不管是定制衣柜、还是沙发、还是床各类小品类的,我们客户在付款的时候,他直接通过补贴少付这么多钱。”
居然之家大渡口店总经理孙洪波透露:“上限的要求,基本上是补贴在2000到4000元一单,因为我们整体家装它有30多个品类,整体的量还是比较大的。”
截至4月27日,全市消费品以旧换新累计申报财政补贴资金超35.57亿元,补贴汽车、家电等大宗耐用消费品290万台/套,直接带动销售额240亿元,惠及超百万消费者。
市财政局产业处干部王聪表示,坚持落实“超长期特别国债+市级公共预算”的资金保障机制,组织开展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绩效评价和监督检查,坚持并完善日监测、周调度、月汇报的政策监测体系,持续加大资金统筹力度,不断提升资金使用绩效。
(重庆广电-第1眼TV记者 廖梦然 宋念念 唐畅 特约记者 尹秀秀 罗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