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下午,第七届中国—东盟法治论坛的重要分论坛——中国—东盟法学院院长论坛于重庆渝州宾馆隆重举行。本次论坛由西南政法大学主办,来自中国与东盟各国的法学教育领军者济济一堂,共同擘画双边法学教育资源共享与区域法学研究水平提升的崭新篇章。
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兼西南政法大学校长林维、柬埔寨司法部法律与司法委员会副主席李大成、柬埔寨文化艺术部国务秘书隆波纳西瓦等嘉宾出席论坛并发表精彩致辞。论坛由西南政法大学副校长张晓君主持。
林维在致辞中高度评价了中国与东盟在政治互信、经济互补,特别是法治互动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将其誉为区域合作的卓越典范。他指出,论坛选址重庆,正是看中其作为西部开放高地的独特地缘优势,以期更好地推动双方法治领域的深度合作与人才顺畅交流。林维强调,西南政法大学将继续发挥其重要的桥梁与平台作用,不遗余力地为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与力量,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高质量发展筑牢法治根基。
李大成在致辞中系统而详尽地梳理了柬埔寨法律体系的演进脉络,表达了在司法救助、维护司法独立以及联合打击跨国犯罪等多个关键领域与中国持续深化合作的强烈意愿。他期待双方能携手优化系统性改革,共同致力于构建更加完善的法律与制度框架,以此优化区域营商环境,激发经济增长活力,有力保障人权,并坚定不移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隆波纳西瓦则将关注点投向知识产权领域,重点介绍了柬埔寨版权制度的建设历程及其在促进文化繁荣与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他坦诚指出了当前在立法完善、执法效能提升以及应对数字时代挑战方面存在的困难,并真诚呼吁加强国际协作,共同推动知识产权保护与创意经济的蓬勃发展。
论坛期间,中国—东盟法学教育与研究联盟秘书处正式揭牌成立,标志着中国与东盟在法学领域的合作迈入了机制化、常态化的崭新阶段,为未来的持续深入交流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随后举行的校际合作签约环节成果丰硕,具体包括:中国—东盟法律研究中心与柬埔寨王国律师协会签署《合作交流协议》;与柬埔寨促进知识产权贸易协会达成《合作促进柬埔寨知识产权领域商业化、评估贸易与争端解决谅解备忘录》;与印度尼西亚大学东盟—中国研究中心签署《合作交流协议》;西南政法大学与厦门市海丝中央法务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签署《合作共建框架协议书》。这一系列协议的签署,为中国与东盟在法学教育及相关领域的多层次、实质性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未来持续深化交流注入了强劲动力。
主题发言环节共计十三位与会代表围绕法学教育与交流合作进行了富有建设性的交流,并形成了广泛共识,将论坛的交流推向新的深度。
此外,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梅夏英、华东政法大学副校长罗培新、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法学院教师洛加纳桑·克里希南、广西民族大学法学院院长陈星、西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院长周江等嘉宾也分别作了精彩发言。
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中国与东盟法学教育界搭建了高端对话平台,更凝聚了广泛共识,明确了合作方向。与会嘉宾一致表达了对深化中国—东盟法学教育合作的热切期待与坚定信心,共同展望了双方协同发展、互利共赢的广阔前景,为区域法治文明的进步谱写了新的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