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庆忠县磨子土家族乡,有这么一群特殊的老人,他们既是农民,也是画工,用自己长满老茧的双手,画出自己的幸福晚年。

忠县磨子土家族乡农民画室。拍摄:吴建华
重阳节前夕,忠县磨子土家族乡农民画工陈素英创作的《土家摆手舞》《康养土家菜》等12幅作品入选北京大学第二十二届国际文化节“本源与自然——中国乡土绘画十人探寻展”。作为一名年过七旬的农民,陈素英的被看见源于当地四年前成立的忠县磨子农民画室,专门培养农民画工。

陈素英在专注画画。拍摄:吴建华

农民休闲时在画室画画。拍摄:吴建华
陈素英说:“平时在家里干活,有时间就来画画,画这些吃的东西,来这画画感觉很高兴,很愉快,农活干了就来这画画,还有点收入。”

画工忙时务农。拍摄:吴建华
和陈素英一样,常来画室的还有诸多老年人。在老师们的指导下,村里的老年人们在这里找到了人生下半场的新价值。他们将自己的日常所见所感融于绘画中,并坚信画画,能让他们的生活越来幸福。他们绘就的早已不是画纸上的五彩斑斓,而是新时代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动人图景。

农民休闲时在画室画画。拍摄:吴建华
在画工刘翠兰看来,“画画对我们老年人有一定的好处,可以防止老年痴呆,我们老年人没事就来这画一下,心情也好,对我们老年人很大的帮助。”

陈列室中的农民画作品。拍摄:吴建华
几年来,这个充满笑声与颜料香的画室,已培养30余名农民画工,累计销售画作超千幅,带动画工人均增收近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