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到中秋分外明,每逢佳节倍思亲。在重庆三峡职业学院,一群来自斯里兰卡的年轻人虽远离故乡,却在这个象征团圆的中国传统节日里,通过手作月饼、赏景品茗等特色活动,感受到了家一般的温暖,度过了一个别样的中秋。
上午9点,学校烹饪实训室内早已香气四溢。操作台上,细腻的澄粉、香甜的豆沙馅、刻有精致花纹的月饼模具整齐摆放,斯里兰卡留学生们围站在台前,目光紧紧追随面点师的动作,认真学习揉皮、制馅的步骤。有的学子小心翼翼地捏着面团,试图揉出光滑均匀的圆团;有的低头琢磨馅料用量,生怕包馅时出现“露馅”情况。尽管动作略显生疏,但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对制作月饼的期待与热情。“中国中秋节会吃月饼,也代表着团圆,对,所以这就是月饼。”制作过程中,一名留学生一边跟着学习,一边轻声念叨,言语间满是对中国中秋文化的好奇与认同。
在面点师的耐心指导下,留学生们渐渐掌握了制作技巧。从面团揉制的软硬把控,到馅料包裹的松紧程度,再到模具按压的力度掌握,大家一步步熟练起来。很快,一个个纹路清晰、造型精致的月饼陆续成型。经过烘烤后,金黄油亮的月饼带着浓郁的香气火热出炉,学子们纷纷捧着自己的“中秋处女作”,迫不及待地品尝这份亲手制作的中国味道,脸上满是成就感。“中秋快乐!”大家举起手中的月饼,相互送上节日祝福,欢声笑语充满了实训室。
十月的万州,秋高气爽,校园里更是绿意盎然、景色宜人。当月饼的香甜还在唇齿间萦绕,留学生们换上了色彩鲜艳的斯里兰卡传统服饰——有的身着飘逸的橙色纱丽,有的穿着端庄的红色纱笼,尽显异域风情。他们结伴来到校园花园,围坐在摆放着茶具的石桌旁,一边欣赏园内的秋日美景,一边品尝老师泡好的香茗。微风拂过,茶香与月饼的甜香交织,东方传统节日的韵味与斯里兰卡民族文化的特色在此刻巧妙融合,让学子们在跨文化的交流中倍感温暖。
“我非常欣赏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中秋节和国庆节到了,到处都热热闹闹的,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欢乐。”重庆三峡职业学院斯里兰卡留学生狄杰(中文名)笑着说道,言语间满是对中国双节氛围的喜爱。
“中秋节到了,不但能吃到甜甜的月饼,而且放假的时候到处都是热热闹闹的,我们非常开心,祝大家节日快乐!”留学生马丽(中文名)也分享着自己的喜悦,还不忘向大家送上节日祝福。
谈及佳节的感受,留学生杨鸣(中文名)则多了一份思念与担当:“中国有一句话,每逢佳节倍思亲。现在中国的中秋节到了,我也很想念我的家人,但是我在中国学习,不能回家,我要好好学习,毕业以后回去建设我们的国家。”
这个中秋,重庆三峡职业学院里,斯里兰卡学子们在体验中国传统习俗的同时,也传递着对家乡的思念与对未来的期许,一场跨越国界的文化交融,让这个中秋格外温馨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