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视界快报 > 正文

中心城区南部首条“响应公交”开通,惠及4.5万居民

随着一辆橙色纯电动公交车缓缓行驶到智越路,9月26日,中心城区南部第一条响应公交——3160线响应公交正式开通运行。该公交重点覆盖茶园新区刘家坪轨道站以北片区,将有效解决区域内居民通勤、上学、就医的“最后一公里”难题,为4.5万常住人口提供更便捷、更灵活的公共交通服务。在第一周试运行期间(9月26日至10月3日),市民不花一分钱便可免费乘坐。

用坐公交的钱享受“打车”服务

当天早上,不少居民都来到广福大道公交首末站场,想亲身感受这种“网约式公交”的独特魅力。

9月26日,3160线响应公交开通运行,不少市民体验“打公交”。南部分公司供图

“前几天他们就到社区来做宣传,说可以用坐公交的钱享受到打车的服务。今天我专门过来试坐一下,看车子怎么走,人多不多,顺便了解一下乘坐方式。”市民李文惠难掩心中的激动,一边问司机网上预约的操作方式,一边笑着说。

“我们在调研时发现,这个片区的居民要么得步行较长距离到固定站点,要么需要多次换乘,出行较为不便。”重庆交通开投集团公交南部分公司营运部负责人王渝介绍,3160响应公交的服务范围以茶园大道、通江大道、秉文路、天文大道为边界,服务面积约3平方公里。

该区域是茶园新区人口密集的居住区与生活配套集中区,涵盖13个成熟居住小区、2所学校、1所医院及1个轨道刘家坪站,直接辐射4.5万居民。

“通勤时间几乎节省了一半”

“原来从我们小区到解放碑上班,要先走15分钟到石塔立交北站,坐130路公交近半个小时才能到刘家坪,再去换乘轨道交通,全程要50分钟,要是碰到公交堵车,花的时间就更长。”在首次体验了3160响应公交后,家住奥园越时代的“通勤族”李莉直言, 预约响应公交后,不到20分钟就抵达了轨道刘家坪站,通勤时间几乎节省了一半。”

有了响应公交,居民们到轨道刘家坪站更加方便。南部分公司供图

王渝介绍,如今,在奥园越时代居住的市民足不出户时就可以点击预约,两三分钟就可以走到广福大道北段南站或智越路站乘坐响应公交。

不仅有大批上班族受益,不少正在上学的孩子也能更加轻松愉快地往返于学校和家里。

“以前这些住得远的娃儿上学放学,要走10多分钟去坐公交,才能到轨道刘家坪站交通不是很方便,尤其是下雨天还比较担心孩子们的安全。” 广阳湾珊瑚中学的一名老师告诉记者,如今学校门口就能预约公交车,让学校的老师们也能省不少心。

目前,3160响应公交首批开通了10个响应站点,包含广福大道公交首末站场、轨道刘家坪站、石塔立交北、江桥路口、创智路、创智路北、智越路、广福大道北段路口、广福大道北段中、广福大道北段南,可满足周边居民“轨道接驳、日常通勤、子女上学、就医就诊”等高频出行需求。

支持多种方式乘坐响应公交

记者了解到,目前,3160路响应公交充分考虑了老年群体、学生等不同人群的需求,执行全程一票制2元,支持 IC卡、学生卡、免费卡等多种支付方式,还可享受一小时免费优惠换乘。

乘客可通过微信小程序“响应公交”或扫描站点张贴的二维码进行预约,也可以在上车后告知司机目的地,由司机代为操作。响应公交后台系统将实时更新信息,通过大数据算法规划最优路线,高效完成不同乘客的出行订单。

“今天我这台车拉了上百人,感觉大家对响应公交都感到很新鲜也很开心,问了我不少问题。”3160路响应公交驾驶员陈雨告诉记者,事实上,该线路已进行了长达一周的运营测试,邀请社区工作人员试乘试坐,反复检测了信号、车机设备、安全运营策略等。

下一步,南部分公司将持续跟踪客流情况,收集居民反馈,适时优化站点设置、增加车辆配置,未来还计划在更多人口密集、出行需求多样的区域推广这种响应公交,让公共交通更贴近市民需求,让城市出行更有温度。

新闻延伸

如何网上预约响应公交?教你“三步走”

响应公交采用“线上下单+线下乘车支付”的模式,操作流程简单易懂。具体步骤如下:

1.打开微信,搜索“响应公交”小程序,或扫描站点、车辆张贴的响应公交二维码,进入预约页面,并授权定位;

2.选择“上车站点”与“目的站点”,填好人数,确认行程后等待匹配车辆;

3.成功匹配车辆后,按照预计时间前往上车站点等候,上车时告知司机预约行程的手机尾号后4位数,通过刷公交卡、微信/支付宝扫码、现金等方式完成支付即可。

针对不会线上预约的乘客,也可在线下预约。即看到站台有“响应公交”停靠,直接上车,告诉司机您要去哪儿,司机设置好路线后刷卡乘车即可。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