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视界快报 > 正文

共促大河文明交流互鉴 2025长江文明论坛在渝举行

微信图片_20250917162351_34_86.jpg

开幕式现场。记者 周凯航 摄

传承长江文脉,助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9月17日,2025长江文明论坛在重庆悦来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本届论坛以“跨越江海、文明互鉴”为主题,吸引国内外众多著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长江文明保护传承、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世界大河文明交流互鉴等主题,碰撞思想火花,凝聚行动智慧,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共促大河文明交流互鉴。

微信图片_20250917162352_35_86.jpg

开幕式现场。记者 周凯航 摄

本届论坛由中共重庆市委、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主办,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重庆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重庆社会科学院共同承办。

论坛还得到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等中央和国家部委的有力指导和大力支持,得到长江流域省(区、市)宣传部门的积极支持,吸引相关高校、社科机构专家学者积极参与。

在精美的《跨越江海 文明互鉴》宣介片播放中,本届论坛拉开帷幕。在主论坛环节,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中国历史研究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冯时,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生态文明研究所研究员杨开忠,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古典文明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中国世界古代史研究会副会长徐松岩,法国汉学家、中欧美全球倡议发起人、DG2CI董事长高大伟,埃及本哈大学哲学及阿拉伯与中国文化教授萨维·萨维·艾哈迈德,英国利物浦大学考古学、古典学和埃及学学院教授马格努斯・维德尔,拉丁美洲社会科学院(巴西)研究员索菲亚・塞瓦略斯・比瓦尔,巴基斯坦旁遮普大学考古学系主任、副教授穆罕默德・哈米德等专家学者,围绕论坛主题,分别从“长江文明的辉煌——八千年前的知识与思想”“长江经济带以新质生产力为核心,示范引领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跃迁”“文明交流互鉴与世界早期国家形态”“长江与流动的文明:东西互鉴、古今交响”等选题方向,将分享他们的真知灼见和前沿学术思想。

微信图片_20250917162350_33_86.jpg

开幕式现场。记者 周凯航 摄

除了主论坛外,在本届长江文明论坛举办期间,我市还同期举办一系列文化研讨交流活动,包括2025龙骨坡遗址学术研讨会、2025世界大河歌会、长江流域非遗交流展示、“从敦煌到大足”专题陈列展、“新韵重庆”无人机表演、长江文化探访交流活动等。

我市于2023年举办了首届长江文明论坛。2024年,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长江文明论坛升级为常设性省部级论坛,并由此成为长江流域文明(文化)类唯一省部级论坛。经过前两届的成功举办,长江文明论坛已逐步成为在全国有影响的“央地共建、区域联动”的高端学术论坛,今年更是呈现出“走向国际化、嘉宾层次高、活动更丰富”三个特点。

(  作者:周凯航 杨雨实 卞凯翔 刘然可  )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