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入气象、通信及地理信息等数据;构建“黑飞”预警、驱离和处置三级安全防护区域;集成空域规划、飞行监管、飞行服务、飞行管理多个功能;确保低空飞行“有规划、看得见、管得住”……2025年9月5日,在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隆重开幕之际,重庆市正式发布“重庆低空智能管服平台”。
首创“五位一体”架构
飞行安全事故概率低于百万分之一
据了解,重庆低空智能管服平台由航天科技集团与重庆市委军民融合办携手打造,依托航天系统工程方法与数字重庆底座,在"数字重庆"理念指导下历时300余天集中攻关完成,是国家大空管体系下重庆市唯一省级低空飞行管控平台。
作为国家低空经济改革试验田的核心基础设施,该平台以“建、管、服、评、产”五位一体为核心架构,集成30项核心功能、22项差异化优势,构建起空中交通管理、全维安全管理与商业运营服务于一体的超聚合智能体。
重庆市委军民融合办有关负责人表示,其“两横两纵”系统设计——横向贯通数字重庆底座与效能指标体系,纵向覆盖低空管理与服务全链条,实现了从基础设施到产业生态的闭环管理。

重庆永川大安通航机场,低空飞行演示验证活动现场参与试验的无人机。(资料图片)记者 周凯航/摄
安全可靠是低空飞行的关键。据悉,该平台在安全体系方面实现重大突破,将航天核心要地防护技术拓展至低空广域安防领域,构建空域、航空器、运行与数据“四位一体”的全生命周期大安全体系,实现关注区域100%主被动监视覆盖,飞行安全事故概率低于百万分之一。
“面对高密度、异构航空器协同运行这一行业难题,平台依托低空时空大模型与4D精细化管控技术,在永川大安试验场成功实现4平方公里内200架航空器的智能融合飞行。”航天科技集团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平台支持百条航路秒级并发规划与四维航迹厘米级精度管控,系统性突破复杂空域下的运行瓶颈。
深度融合城市治理
助推低空服务便民化
重庆低空智能管服平台深度融入城市治理与公众服务,依托“数字重庆”一体化公共数据平台,联通“渝快办”与“渝快政”系统,实现低空飞行审批、查询等便民服务“一键办理”,推动超大城市治理从“二维平面”向“三维立体”跃升。同时,平台支撑“干支末”三段式物流等多类场景规模化落地,为低空经济商业化提供“重庆经验”。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同步发布的三项团体标准——《低空飞行综合管理服务系统技术规范》《低空航空器指挥应答规范》《低空飞行活动申报流程》,从系统建设、指挥响应到飞行申报,全面规范低空飞行服务管理流程,填补区域标准空白,为低空经济安全、高效、有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全产业链生态亮相智博会
展现低空经济重庆实力

航天科技集团在此次智博会上展出的无人运输机。 记者 周凯航 摄
航天科技集团在智博会现场设立“电子+实物”双展区,系统呈现从顶层设计、平台系统到eVTOL、无人运输机、“鸿栅”反制装备等终端产品,全面展示低空经济全产业链生态实力。
重庆低空智能管服平台的发布,不仅标志着低空经济正式进入“数智化治理”新阶段,更彰显中国在低空管理领域的系统创新与技术引领,为全球超大城市低空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范例。
与此同时,重庆已构建起“工作推进、安全防护、规则规制、标准规范”四大体系,同步规划低空起降点、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培育无人机研发、低空物流、空中观光等产业生态。未来,重庆将持续深化“重庆+航天”合作模式,拓展低空物流、空中文旅、应急救援等多元场景,构建基础设施网络、完善产业生态,致力打造具有全球引领性的低空经济示范区,为国家低空经济发展贡献“重庆智慧”与“航天方案”。

